1月9日,四川省政府发布《关于表彰首届“四川慈善奖”获得者的决定》,决定授予74个(名)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项目“四川慈善奖”。其中,四川大学精准扶贫规划服务团队等荣获“最具爱心慈善楷模”称号,四川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EDP中心主任、四川孔子教育基金会慈善大使张黎明等荣获“慈善工作奖”称号。
据悉,近年来四川全省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慈善组织蓬勃发展,志愿活动积极踊跃,覆盖城乡的慈善服务网络逐渐形成,慈善氛围日益浓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项目。为表彰先进、激发动力,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四川省政府组织开展了首届“四川慈善奖”评选表彰工作。首届“四川慈善奖”候选对象通过推荐和自荐两种方式产生,重点面向基层一线干部职工、社会群众、部队官兵,以及企业和社会组织。评选的范围为2008年以来,在全省扶贫济困、扶老助残、救孤恤病、赈灾助学及促进教育、文化、科学、卫生、体育、环保等慈善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影响广泛的团体、个人和项目(有关数据截至2016年底)。经过各地推荐、评选,省政府决定授予四川省扶贫基金会等9个(名)单位(个人)“最具爱心慈善楷模”称号,徐伯玉等16名个人“最具爱心慈善个人”称号,四川省慈善总会等10个慈善组织“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称号,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等9个企业“最具爱心捐赠企业”称号,“栋梁工程”教育扶贫项目等10个项目“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称号,四川省扶贫开发协会等20个(名)单位(个人)“慈善工作奖”称号。
“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奖旨在表彰长期在慈善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个人和团队,该奖项主要依据慈善行为持续性、事迹感召力、社会贡献度、群众公信力、受表彰等情况。作为全省9个“最具爱心慈善楷模”之一的四川大学精准扶贫规划服务团队,自2013年4月芦山地震以来,对甘洛县的灾后重建和彝家新寨规划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从不同渠道为甘洛发展和建设争取宝贵资源、资金奠定了基础。其中,在对甘洛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体规划编制服务中,团队形成的400余页的《甘洛县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体规划(2013-2015)项目说明书》,对甘洛县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产生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帮助甘洛县获得了3亿左右的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在彝家新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设计项目中,团队注重民族特色,以“飞檐翘脊勾瓦口、雕窗刻柱绘图案、一池多改留锅庄、整村推进兴产业”为总体原则,对民俗文化活动场所、村内道路、入户路等项目进行了规划设计,对推进彝家新寨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村容村貌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获得730万左右的投资。
“慈善工作奖”旨在表彰长期以来从事慈善管理、慈善文化传播或慈善理论研究,事迹突出、成效显著、影响深远的个人或团队,该奖项主要依据从事工作年限、工作业绩或研究成果、社会影响和社会评价等情况。作为全省20个“慈善工作奖”获得者之一的张黎明同志,自担任四川孔子教育基金会慈善大使以来,积极推动四川省孔子教育基金会参与玉树、雅安、鲁甸以及尼泊尔地震赈灾救助工作,并成立了“善学弱势儿童基金”,实施了“千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千人贫困大学生培训计划”等扶助项目,募集资金和物资近600万元,帮扶1000余名贫困学生,为推动四川省慈善事业做出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