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资讯 >

专家学者齐聚同济,共话“学术出版与国际影响力提升”

时间:2017-05-19来源:同济大学新闻网

      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将中国优秀的学术成果面向国际传播?如何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5月17日,“学术出版与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论坛”在同济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同济大学,分享这一领域的最新思考与实践。“同济大学学术出版成果展”在同济大学图书馆同时揭幕。同济大学副校长江波,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彭卫国出席活动并致辞。这也是同济大学建校110周年重要活动之一。
      江波在致辞中指出,如果说学术研究是大学的生命线,那么学术出版就是体现一所大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推动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国梦”最终实现的关键。学术研究没有国界,学术出版也应该跨越国家和地域的限制,出版要紧跟学术前沿步伐,把最好的智力传播出去。
       彭卫国对于学术出版如何走出去,提了四点建议:第一,内容创新是走出去的基础。学术出版要走出去,根本在于有好学术、好学问,需要大批原创学术出版精品作为基础。第二,平台渠道是走出去的关键。要大力拓展走出去国际线上线下的发行渠道。第三,人才是走出去的核心。不管是模式研究、战略制定还是实施执行,主体都在于人,要以人为本。第四,出版融合是走出去的机遇。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抓住出版和科技融合的重要契机,加快与国际出版标准和渠道的融合。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搭建并依托高校学术出版“走出去”平台,将我们优秀的学术成果、前沿的科技理念、新颖的学科创造真正传播出去,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 针对这一主题,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励讯集团中国区政府事务副总裁张玉国,英国ACC出版集团总裁保罗·莱瑟姆,科睿唯安出版行业项目经理杜耀文,长江学者、同济大学朱合华教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教授等多位国内外专家发表主题演讲,结合行业、学科趋势,以及自身实际经验,从不同角度作了分析阐述。
       聂震宁谈到,当前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呈现良好趋势:一是版权贸易逆差正在逐年缩小,我国向欧美国家输出的图书版权数量逐年攀升;二是从一般内容的输出引向文化、学术内容的输出;三是海外布局初具规模,形成一批“走出去”支点,内容生产和渠道销售覆盖更广,本土化战略深入推进,传播力、影响力上升;四是中外力量联合,共同开拓国际图书市场。但也要看到,学术图书走出去还面临一些问题,比如版权贸易尚不平衡,学术图书营销渠道依然不畅,作者队伍国际层次不高,出版队伍国际化程度不高,政策扶持力度尚显不足,学术走出去融合发展步伐较慢等。对于这些问题,他建议通过以下方向探索和改进:一是重视、优化布局,要形成差异化和重点布局,比如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版交流和合作;二是坚持学术为本,建立国际视野,精心打造内容,生动反映当代中国价值观,形成学术出版的中国特色;三是强化政府主导,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四是创新方式方法,多种途径走出去。
      安诺杰提到,中国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近年来在数量、质量上都有不错的表现,未来提升国际形象主要有五个关键:制定寻求最佳平衡的出版战略、借助大数据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和实力、善于在国际平台上展示优势、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入学术出版的整个过程。张玉国认为,在出版融合发展的今天,学术出版已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纸质出版物和电子数据库。他强调,学术出版机构应始终以服务科研人员为中心,围绕“科研准备”“科研进行”“科研分享”三个阶段,根据不同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决策方案。杜耀文指出,学术期刊要善于借助大数据分析,“把握趋势”“找准方向”“有效推广”,能够发现学科研究热点和活跃的科研团队,并充分运用技术手段、数据平台、社交网络等方式实现精准推广。保罗·莱瑟姆从图书市场的角度,分析了杰出的设计、杰出的作者、杰出的质量对一本书的重要性,并建议出版机构要善用数字技术来拓展市场渠道。
       朱合华、娄永琪则分享了作为中国学者,他们在学术出版“走出去”方面做过的一些尝试,并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阐述了学科发展与国际化办刊之间的深层互动关系,探讨了书刊融合国际化战略,对于推进学科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意义。朱合华提到,国际化办刊的要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编委的国际化,二是作者的国际化,三是引用的国际化。娄永琪谈到,提升国际化影响力,除了顶尖的出版机构、杰出的作者团队等,还要围绕期刊的内容,搭建一个出版生态系统,并把它和学科建设紧紧整合在一起。

_25W6805_meitu_1

       同济大学出版社正将学术出版“走出去”作为重点发展板块,积极拓展与国际专业出版机构合作,依托同济大学在城市建筑、土木交通、德语与欧洲文化、艺术设计等学科领域的优势,探索“国际组稿、全球发行”。2016年,Urban Morphology and Housing Market(《城市形态与住房市场》)英文专著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和全球最大的科技出版集团之一的施普林格(Springer)联合出版,该书列选上海市版权“走出去”扶持项目。
      日前,同济大学出版社与施普林格就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城市地下空间出版工程》大型学术丛书的版权输出、英文版图书出版达成了合作意向,签署了框架协议,对于向世界传播同济大学、乃至中国在地下空间领域的前沿学术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正迫切需要更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研究。该丛书是我国第一套全面、系统地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为主旨,依托同济大学在城市建筑、土木工程、机械能源等学科的优势科研资源开发的原创性学术著作。目前已出版“防灾与安全系列”“规划与设计系列”,未来还将出版“运营与维护管理系列”“施工技术与管理系列”“能源岩土与地下工程系列”“城市市政管网运行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系列”。在纸质图书的基础上,出版社也正在筹建以“提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全过程的解决方案”为目标的数字知识平台,促使科研成果的转化更加多元。

AO0T6998

       论坛现场,同济大学出版社与国际艺术、设计类图书出版发行商——英国ACC出版集团签署合作协议。该出版集团在欧美地区拥有深厚的出版资源和立体化的发行渠道,双方将共同开拓同济版外文图书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和发行。未来,同济大学出版社将致力于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更加多元的国际化出版合作/服务平台,努力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知识服务型大学出版传媒机构。
       同济大学1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同济大学出版社首批学术出版顾问,其中包括孙均、常青院士,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先生等。他们将为出版社“问诊把脉”、出谋划策,促进出版社更好地把握学术出版方向,进一步提升学术出版水平。

江波副校长为首批学术出版顾问颁发聘书

       当天揭幕的“同济大学学术出版成果展”上,“同济博士论丛”、“同济大学学术专著(自然科学类)出版基金”资助图书、“同济大学学术专著(人文社科类)”校庆图书等出版项目成果举行了首发仪式,出版社向校图书馆赠送3套图书。

DSC_0691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