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奠祖先、怀念逝者、缅怀烈士的传统节日。为使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对北大历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对革命先烈的事迹有更深刻的认识,2017年3月31日,在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第一党小组举办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北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8名正式党员、2名预备党员,以及3名积极分子参加了活动,活动由支部书记李紫阳主持。

第三小队代表张元冬作报告
北京大学作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在民族解放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一场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运动中,近百名北大师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坐落在燕园静园草坪北侧的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便是纪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期间,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北京大学83位师生而建立的。活动开始前,大家被分为了4个小队,各个小队分工搜集关于83位北大师生的生平事迹。
在活动会上,李紫阳对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建立原因、历史作了简单介绍。随后,4个小队的代表分别将会前搜集整理的材料进行了相互展示、交流学习,讲述了李大钊、张甲洲、何孟雄、张太雷等数十位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第一小队代表于润泽在报告中讲道:“在五四运动时,作为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之一的高君宇,是这一反帝爱国运动中的主要骨干。他不仅参与了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还在京汉铁路沿线创办工人子弟学校,建立工人俱乐部和职工联合会组织,领导北方早期的工人运动。在‘北京政变’期间,他随孙中山前往北京,在病重情况下仍坚持工作,最终因病突发逝世。高君宇同志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以及为革命而英勇就义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当积极承担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将这种革命精神、北大精神传承下去。”

敬献鲜花后参加活动人员合影
展示交流环节结束后,同学们一起观看了纪录片《无声的中国》,了解了“三·一八”事件的背景和经过。最后,13名成员前往静园革命烈士纪念碑为革命先烈们敬献了鲜花,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与追思。最后,李紫阳作总结发言,提醒大家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回顾历史,重温历史,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学习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增进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党性修养,努力做新时代的合格党员,牢记作为一名北大人的使命和责任,将北大精神传承下去。
编辑: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