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资讯 >

【聚焦基层】华西医院:中国专家培训欧美医生-

时间:2017-03-31来源:四川大学新闻网

  中国的医生要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一般会选择去欧美等地的发达国家,因为欧美的西医医疗技术一般处于世界前沿,外国专家教中国医生学习西医技术那是理所当然。然而,近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却出现了这样的新鲜事:华西医院的医生到欧美国家去教外国医生做手术,欧美国家的医生来华西医院进修。

 

 

 

  富有魅力的“中国内镜功夫”:引来德国医生拜师华西

 

  2017年2月,来自德国基尔大学的医生Johannes专程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镜中心,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他跟着医院消化内窥镜中心主任胡兵教授学习POEM、ESD等技术。

 

  Johannes表示,胡兵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内镜专家之一,去年10月份在第81届美国胃肠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ACG)年度大会上,他就亲自看见了胡兵教授的Advanced ESD Hands-on(ESD高级手把手教学)胃镜手术教学,因此决定来成都学习该项技术。“ESD、POEM技术在德国开展得很少,所以手术技术要落后一些,这次来就是要向华西专家学习这方面的技术优势,通过学习把这些技术带回德国。”

 

  作为国际著名内镜专家,胡兵教授在内镜技术上的探索硕果累累,自己命名了三个手术:O—POEM、post-cut、隧道技术治疗食道巨大憩室。在2016年举办的欧洲消化及消化内镜高峰论坛、美国胃肠病学会年度大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上,他受邀进行了手把手教学及手术演示。“我就是想让他们看到中国内镜技术的进步,想展示富有魅力的中国内镜功夫。”胡兵坦诚地说。

 

 

  受邀欧美展技艺:大获国际医学权威点赞

 

  从以前的国际交流演示到现在的坐守本土培训欧美医生和受邀赴外进行手术演示,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并非仅有胡兵一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通外科难度最大、解剖最为复杂、风险最高、术后并发症最多、死亡率最高的手术之一,而腹腔镜下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技术难度就更大,国内仅有少数大型医院能开展此类手术。去年10月4日,华西医院肝胆胰微创中心彭兵教授和助手蔡云强医生受俄罗斯Bashkir State Medical University邀请,到该校开展了两台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演示。接受手术的两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分别于术后第7天、第8天出院。

 

  2016年10月26日,华西医院心脏内科TAVI团队陈茂、冯沅教授受邀到阿根廷科连特斯(Instituto De Cardiologia)医院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新一代“预装载干膜”—Venibri瓣膜的植入,从Venibrin瓣膜取出到植入人体大约使用15分钟。该手术旋即便得到了美通社(PR Newswire)、美国财经网(TheStreet)、全球通社(Global Newswire)等国际多家通讯社报道,同时也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德国著名心脏专家Horst Sievert给予此项新技术极高的评价:“预装载瓣膜技术是在2002年出现经导管主动脉瓣技术后出现的又一个里程碑,Venibri瓣膜使得复杂的TAVI变得像冠脉支架植入手术一样更方便,将会有更多的医生和患者从中受益”

 

 

   “学科卓越发展1·3·5工程”:创新驱动直指国际一流

 

  从国内领先走向国际舞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得益于医院的学科卓越发展计划。近些年,医院以“做精做强、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设立专项基金开展“学科卓越发展1·3·5工程”, 既加强内涵建设,通过促进基础与临床结合,以全面提升学科实力,让每一个学科、每一个亚专业、每一位专家均有发展机会,又加强协同创新,通过多科室合作、多中心共同研究、国际国内联合研究等方式推动多学科交叉创新。同时,医院还设立了专项资金,积极探索国际交流合作新模式,与国际一流大学医学院、医院、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大力支持学科团队人员到国外进修、培训。

 

  未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将本着成熟一个推动一个的原则,继续深入推进“学科卓越发展1·3·5工程”,不断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学科资源整合,通过科研带动人才团队发展,持续提升医院科技和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力争成为国际一流的临床医学中心。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