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晚,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指导,北京大学研究生会主办的2017年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开幕式暨学术十杰、十佳导师评选启动仪式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
本次活动以“树立本土学术与文化自信”为主题,邀请了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袁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林毅夫,以及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历史地理名家韩茂莉进行主题演讲。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党委副书记叶静漪、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龚旗煌、团委书记陈永利,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老师、各院系师生和校内外学术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北京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李晓萱主持。
活动开始,郝平与四位主讲嘉宾一同为2017年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文化节暨学术十杰、十佳导师评选揭幕,开启2017年全校研究生学术文化盛事。

郝平与四位主讲嘉宾为研究生学术文化节揭幕
叶静漪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问题。不久前,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滋养心灵,文化涵育德行,文化引领风尚”。高校是文化创造和传播的重镇,是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沿阵地,要将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叶静漪致辞
随后,在开幕式主论坛环节中,四位主讲嘉宾的主题演讲为在场听众带来一场精神上的饕餮盛宴。楼宇烈教授带来题为“文化自信与现代学术”的演讲。他提道:“树立本土文化自信,既要适应整个世界的发展,又应传承本土文化,只有我们树立起我们的文化自信,才能建立本土学术。近百年来,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本土文化丢失的现象非常严重。时代要求我们应该对传统文化充分了解,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

楼宇烈演讲
袁明教授在“国际化中的文化主体性”的演讲中谈及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经济论坛上的演讲:“遇到了困难,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指责他人,不要放弃信心,不要逃避责任,而是要一起来战胜困难。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她指出,中国人的根,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人悟了几千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国的成就来之不易。

袁明演讲
林毅夫教授则结合历史发展梳理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努力奋斗。他提道,自己能够见证中国的发展和复兴非常幸运,中国前进的道路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不管是来自国内还是国际的挑战,出路都不在书本,也不在总结西方经验和理论,当代学者更应该“以理论创新,推动学术发展,贡献民族复兴”。

林毅夫演讲
韩茂莉教授的演讲“从李约瑟之谜说起”叙说了从跟踪模仿的学习过程转向创造革新的历史进程,并引用毕业校友的一句话勉励自己与到场的听众:“我们都立足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怎样中国就怎样,我们是什么中国就是什么。我们是光明的,未来就不会黑暗,中国的未来在我们的奋斗当中。”

韩茂莉演讲
四位老师精彩的演讲引发现场观众深刻思考与共鸣,观众通过线上提问的方式踊跃与嘉宾交流,老师们就“中华文化的世界定位”“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如何学习”“十佳导师的标准是什么”等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并在论坛结尾时给出了寄语——希望同学们能“自强不息”,坚信“英雄出少年”,追求“更美好的明天”。

嘉宾对话环节
新燕初啼,生动燕园,百年北大,学术为先。北大之所以为北大,正是因为这鸿学硕儒荟萃,领思想之巢,开风气之先。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将助力弘扬北大优良学术传统,发掘顶尖学术人才,以精深的学养和卓越的学术成果,为实现北大未来发展三步走战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实现北大人投身祖国学术科研事业的追求和抱负。(文/夏昕鸣、张玥)
摄影:吴蒙
编辑: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