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7日上午,在第55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雷锋精神与当代青年暨北大学子对话“雷锋传人”主题活动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多功能厅举行。军事科学院原院长刘精松上将,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北京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叶静漪,《雷锋》杂志总编辑陶克,北京市海淀区文明办副主任李朝阳,以及雷锋成长见证人、雷锋生前战友、雷锋辅导过的学生代表等嘉宾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
活动在介绍雷锋生平的专题片中拉开序幕,与会人员一起回顾了雷锋的成长历程和光辉事迹。之后,叶静漪代表北京大学致辞。她表示,北大拥有学习、继承和传播雷锋精神的历史积淀与人文氛围。北大人将个人发展、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光荣传统与雷锋愿为党和国家、人民付出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高度统一的,都是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叶静漪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作出重要指示。北京大学一直以“学习雷锋精神”为抓手,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2012年在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之际,北大团委与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建立了“学雷锋共建共育”合作关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唐青也成为雷锋班自建班以来接收的全国第一位在读大学生义务兵、历史上第219名雷锋班战士,这名“雷锋铺”上铺的大学生士兵已成为一名优秀的雷锋班新生班长,2016年12月被评为北陆首届“百名强军先锋人物”并被集团军记三等功。最后,叶静漪勉励北大学子和当代青年要心存感激、勇担使命,努力成为雷锋精神的理论先锋、实践先锋、宣传先锋,为创造更佳和谐的社会环境、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自己的贡献。

叶静漪致辞
在“北大学子代表对话雷锋传人”环节,雷锋成长的见证人、雷锋战友、雷锋辅导过的学生、雷锋研究专家与北京大学青年学生进行了交流,逐一解答了学子们的问题,并由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崔耀中进行了点评。对话生动再现了一个执着、高尚又很生活化、有血有肉的雷锋,从事实、实践、理念三个维度探讨了如何学习、践行、弘扬雷锋精神的问题。政府管理学院2013级本科生尚俊颖说道:“以前对雷锋的理解就是好人,参加了今天的活动后,我觉得雷锋的形象整个丰满起来了。尤其是这些与雷锋有交集的人的现身说法,让我知道了一些雷锋不广为人知的事迹,我觉得很感动。”法学院2013级学生刘继则表示:“我相信雷锋精神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平凡的出身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只有真实的事迹才能如此动人。”
随后,抚顺学雷锋典型联合会秘书长、法律专家、军委法制局研究院王建新向全国人大代表牛炳祥,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出版社长黄元书递交维护英雄立法提案,将树立榜样、保护典型诉诸法律途径,更好地为全社会立德树人、弘扬正气构建良好的法律环境。

“北大学子对话雷锋传人”环节
活动颁奖环节,一段精彩视频生动展示了北京大学2015—2016年十位优秀青年志愿者的公益服务历程与个人风采,传递了北京大学青年志愿服务“用我智慧奉献爱”的公益理念与榜样力量。与会嘉宾为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吕丹、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周闻杰等获奖志愿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号召广大北大学子向优秀志愿者学习,在志愿服务的高尚行动中提升自我、服务社会。

嘉宾为优秀青年志愿者颁奖
为教育和引导北大青年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学雷锋见行动,让“志愿”成为北大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构建和谐美好的燕园“家文化”,校团委、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本次活动上正式推出北京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家燕行动”。该计划涵盖校园安保、图书整理、爱心敬老、朋辈教育等十大专项内容,旨在为北大师生打造更关注日常生活、更具参与度和温情感的志愿服务项目。校团委书记陈永利向大家介绍了“家燕行动”的基本理念与活动方案,并呼吁全体北大同学,“在春日将临的美好时节,伴家燕,乘春风,在志愿服务的行列中,发现更快乐的自己,拥抱更明媚的生活,创建更温暖的家园”。随后,学雷锋英模嘉宾、雷锋精神研究专家等为“家燕行动”推广大使授旗,宣布“家燕行动”正式启动。

陈永利介绍北京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家燕行动”
活动最后,人民出版社、《雷锋》杂志社、英国新经典出版社向北京大学赠送了雷锋书籍和《雷锋》杂志专刊,号召广大青年勇当先锋,维护和捍卫英雄的名誉,做青年学雷锋、传承雷锋精神的排头兵。

向北京大学赠送了雷锋书籍和《雷锋》杂志专刊
今年是纪念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4周年,也是雷锋同志逝世第55周年。此次主题活动的举办,意在引导北大学子回顾历史、缅怀英雄,从雷锋同志永不褪色高尚品行中汲取成长与进步的动力。同时,活动深入贯彻落实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提升新形势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工作水平,通过大讲堂、公开课等形式,引领北大学子学雷锋、承雷锋、传雷锋的志愿服务新风尚,不断构建和繁荣北京大学“人人愿为、时时乐为、处处可为”的青年志愿服务先进文化。
编辑: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