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资讯 >

物理学院举办第29期党的知识学习班“‘一带一路’绘就发展蓝图”

时间:2017-03-01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2017年2月24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举办第29期党的知识学习班集体讨论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一带一路’绘就发展蓝图”。学院党委副书记董晓华、学院团委常务副书记贾方健、理论所学生党支部书记孟雨、大气所学生党支部书记陈优帆、凝聚态硕士学生党支部书记谭敬丰等出席本次讨论活动。北京大学第29期党的知识学习班(初级党校)共30名同学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由物理学院党校领队兼凝聚态博士学生党支部书记赵辉主持。

活动现场

赵辉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历史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背景。从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到公元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在中国与亚、非、欧各国之间长期活跃着一条因丝绸贸易而著称的贸易通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但随着世界版图发生巨变,丝绸之路渐渐沉寂下去。

作为古丝绸之路东端重要的国家,在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

我国虽然是倡议的首先提出者,但“一带一路”本身“并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身为北京大学的优秀学子,尤其是作为党的知识学习班的学员,要将当代青年被赋予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与现今时代对接,与基本国情对接,与纷繁多变的国际形势对接,首先需要对“一带一路”这一国家级顶层战略设计进行深刻的学习和理解。

接下来与会人员共同观看纪录片《一带一路之共同命运》。该片主要阐述“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与时代背景,以及这一战略性倡议的出发点、路径和深远意义。长达50分钟的影片以其战略的高度、全方位的视角和完美的画面感,吸引着老师和同学们的专注。

观看纪录片

此外本次活动设置了主题汇报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不同主题分组发言和讨论。第一小组的同学们以“‘一带一路’与亚投行”为主题进行了讨论。亚投行既是一面西方所谓民主自由的镜子,更是一把国力的尺子。第二小组以“‘一带一路’金融崛起”为主题,深入讨论了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益处和风险的问题。对人民币来说,风险和机遇并存,尤其要注意规避风险。第三小组则围绕“‘一带一路’与大国外交”来展开,“一带一路”不仅有助于中国突破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安全困境,使得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双赢,更好地承担大国责任,形成中国在国际上的软实力,更是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即不仅要考虑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更要考虑到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小组进行了“‘一带一路’下产业大趋势”的讨论,“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可以产能外输,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为GDP增长寻找新的发动机;更可以提高我国的高端制造业水准和创造高端制造业的市场,再配合金融,形成金融、科技、制造这三领域的绝对统治地位。第五小组讨论的主题则是“‘一带一路’是机遇更是挑战”。五位同学分别分析了“一带一路”所涉及的俄罗斯、美国、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对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态度以及理解。

同学发言

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在国际社会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大家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国际社会关切强烈,很多国家会首先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应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加上国际社会不确定因素增多,“一带一路”更加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去应对这些挑战、化解其中的问题,不仅需要中国共产党党中央伟大的领导智慧,也需要每个党员献言献策,更需要吸纳更多的有觉悟的优秀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最后,董晓华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结合别国战略及其得失进行了延伸和发散。董晓华提出,要理性地看待曾经走过的路,从不同的视角、多方位考虑到“一带一路”战略给国家、民族、社会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同学们个人来说,个人的发展则要依托于国家的战略,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此外董晓华以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为例,积极鼓励和引导同学们与不同学科同学交流,以丰富个人知识和拓宽个人视野。

编辑:安宁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