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资讯 >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评估

时间:2017-01-22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1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举办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评估报告发布会暨雾霾治理政策讨论会。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就雾霾治理政策发布了主题研究报告,具体分析了雾霾污染的科学知识、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并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img_7683

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叶裕民主持发布会。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副主任武卫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徐晋涛,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彬,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华应邀参加会议并就雾霾治理政策展开讨论。

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石敏俊发布《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评估报告》。报告认为,雾霾污染不仅是全社会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更是京津冀地区刻不容缓的环境政策课题。“大气国十条”明确提出了PM2.5浓度目标,也确定了污染物减排行动计划,但既定的污染物减排行动计划能否实现PM2.5浓度目标存在不确定性。此次发布的报告基于大数据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气象条件和PM2.5浓度之间关系的数据模型,对依据“大气国十条”制定的污染物减排行动计划的政策效果和既定浓度目标的达成可能性进行了科学评估,测算了雾霾治理政策的经济成本,分析了京津冀地区雾霾治理政策目标的合理性,建议基于环境质量目标确定相应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并制定相应的污染物减排行动计划。

%e6%8a%a5%e5%91%8a%e4%ba%ba%e7%9f%b3%e6%95%8f%e4%bf%8a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徐晋涛充分肯定了报告得出的结论,他认为,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努力,如出台“大气国十条”等减排政策,减排目标科学合理,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问题出在措施的落实过程中。治理目标预测应首先建立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之上,环保减排目标的提出应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考虑社会成本和人的行为,如果完成一个目标的社会成本太高,偷工减料的行为就多,甚至引起民间的规避和反抗,效果甚微;此外,政府部门推出了多项改善环境的举措,如汽车单双号限行、关闭污染企业等,但部分地区未落实减排措施,使得政府的政策目标大打折扣。

%e5%be%90%e6%99%8b%e6%b6%9b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华认为,现阶段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解决环境问题的成效有待提升,应该注意三个方面的技术问题:一是拓展研究工具,在污染物排放指标中,除了污染浓度外,空气湿度也影响着统计结果,将空气湿度这一指标纳入研究范畴,将会提高研究精度。二是丰富模型变量,仅通过污染物排放量数据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可适当加入与管理相关的变量,完善研究结论。三是时间与空间结合研究,在以“天”为时间单位基础上,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串联空间因素,可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此外,在环境政策方面,他认为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政策主要存在三点不足:首先,管理手段缺失,标准、立法、执法等措施远远不够。其次,政策目标的社会成本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再次,环境社会科学普及率与环境治理公众参与度不高。就此,他建议推广环境信用评级,建立污染的制造者、受害者、媒体和非政府机构的对话平台,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效率。

%e7%8e%8b%e5%8d%8e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彬在充分肯定《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评估报告》的同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区分雾霾治理效果是“天帮忙”还是“人努力”,可以避免公众对雾霾治理措施产生误解,建议在报告的基础上,加入地理条件和对雾霾治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二是控制策略的目标转换至关重要,重污染天气出现的频率应当代替污染物年均浓度成为控制策略的目标,因为居民关注的是居住在这个城市所承受的健康代价,而真正的代价是在高浓度污染天气的时候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三是建议将产业结构政策措施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定义为“经济成本”,与雾霾带来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疾病防控等方面损失进行展示罗列、平衡分析,取其均衡点,达到既可以调整产业结构,又有利于老百姓的身体健康的目的。

%e9%99%88%e5%bd%ac

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副主任武卫政对报告结论给予肯定,即空气污染的根本原因还是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天气对污染物扩散是有影响作用。他宣示了传达科学声音和理性信息的媒体使命,并希望此研究领域的专家在搞好研究的同时,也要积极在媒体上发声。

%e6%ad%a6%e5%8d%ab%e6%94%bf

《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评估报告》执笔人石敏俊教授对现阶段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评价:首先,此次发布的报告只是研究工作的开始,后续研究工作正在逐步展开,如治理成本分析、数据的更新、模型的完善、影响因素的筛选等;其次,目前报告的预测结果准确率较高,误差较小,但仍有改进的空间,希望与更多专家学者合作,将学术研究工作做得更好。

叶裕民教授充分肯定了《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评估报告》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认为该报告水准一流、资料翔实、推理严谨、精度可靠、结论科学。她认为,提高地区和产业的发展能力是雾霾治理的关键环节,如果没有提高污染排放量大的区域企业的发展能力,而是简单强制关停企业,他们为了生存,还会死灰复燃。就京津冀三地而言,从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一方面要提高河北省的发展能力,改善接收绿色企业落脚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京津冀三地需要共同付出努力,北京和天津可通过建立京津冀财政资金,帮助河北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配套的完善,增强河北省吸引绿色企业投资发展的能力,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排污量就会越来越少,自我治理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e4%b8%bb%e6%8c%81%e4%ba%ba%e5%8f%b6%e8%a3%95%e6%b0%91

本次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评估报告发布会是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2017年度的重点活动之一。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是凝聚中国人民大学全校力量组建的多学科、跨院系、综合性研究机构,直接为北京市政府和中央相关部门关于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提供决策咨询。

 

相关链接:

[中新网]研究报告: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雾霾

[经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评估报告》

[第一财经]研究机构:京津冀治霾老天帮大忙 “人努力”效果不明显

[中国证券网]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评估报告:治霾仍赖“天帮忙”

[搜狐视频]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雾霾治理政策评估报告发布会

[浙江日报]浙江籍学者石敏俊为京津冀治霾开药方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