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资讯 >

校园新媒体运营展选成功首秀 集中诠释“新青年,讲好北大故事”

时间:2017-12-27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2017年12月22日上午,北京大学第三届校园网络文化节之首期“新青年,讲好北大故事”新媒体运营展选答辩评审会在新太阳学生中心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展选活动中脱颖而出的12支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济济一堂,讲述如何利用新媒体讲好北大故事、展现新青年风采。经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教务部、校团委、计算中心、艺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青年研究中心(网教办)等9家单位的专家教师评委严格评审,最终,“北大青年”“北大数院人”“肥猴输出平台”“北大就业”等4支团队收获“最具影响力奖”,“北大生科”“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8支团队获得“最佳传播奖”。

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是当前互联网治理的主要目标,对高校安全稳定与发展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突破口。党的十九大就“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部署提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校党委书记郝平在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会议上具体指出要“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网络宣传的实效性和影响力”。为此,以“新青年,讲好北大故事”为主题的第三届校园网络文化节特别设立了新媒体运营展选单元,将运营效果纳入学校评价体系,在统一的主题框架内,以竞赛形式,鼓励不同类型微信公众号加大优质内容供给,并实现更广泛传播,努力在新年的特殊时点实现网络正能量“大合唱”。

新媒体运营展选部分内容截图

展选于2017年11月15日正式启动,报名参赛的20支团队粉丝影响力近百万,其间运用信息化手段,立足日常生活讲述北大故事、体现北大情怀,累计推送近200篇,阅读量愈50万,形成了可观的新媒体集聚效应,特别是注重加强对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的正面引导,解疑释惑,最大限度凝聚校园共识,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在由“讲”到“讲好”的渐进过程中,不同类型微信公众号以网络正能量振奋人心,以网络新思想传播品牌、塑造价值,借助网络传播,彰显出北大人文传统的深厚历史内涵与巨大现实价值。

答辩评审会现场

答辩评审会上,12位“主页君”集体由幕后走到台前,交流新媒体运营经验、分享新青年讲好北大故事的思考、探讨自身责任担当与价值坚守,成为了一次很好的教育活动。

围绕内容建设,“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答辩以“没有诗与酒,讲个故事给你可好”为题,呈现了记录南燕人北大故事的经历,靠内容质量,靠输出价值,靠对卓越的追求,微信号做出了有温度有态度的内容。“北大就业”开设“新青年”专栏,专访创新创业大潮中涌现出的优秀学子,其中《宋玺:追随初心,携笔从戎》《北大新青年:京元绿谷 李飞》两篇文章阅读量数以千计,收获强烈反响。作为校内“民间”自媒体的代表,“元培学院地下影院”的答辩者聚焦“光影中的北大”,用电影讲述北大故事,用艺术展现北大精神。

围绕理想情怀,来自“肥猴输出平台”的李尽沙同学谈到新青年应有的“坚守”——“不听”“不做”“不说”:不听从经济利益的诱导、不做违背初心的傻事、不说只有情怀的空话。“北大数院人”的赵朝熠同学讲述了理科生眼中的新青年:新青年不以年龄而区分,他们可以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可以是青春勃发的少年,他们可以是老师、辅导员、学生,也可以是在座的每一个人……无论年长年少、工作职业,他们心中都保有一腔热忱,他们对社会依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来自“北大生科”“北大外国语学院学生会”“北大法学院学生会”等团队的展示与学院特色紧密结合,从学科精神视角讲述北大故事。

根据安排,第三届校园网络文化节还将举行新媒体发展论坛,届时将邀请网络文化作品创作者、新媒体公众号运营者、校内管理部门代表和专家学者等,共同就“新青年如何讲好北大故事”这一主题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经验分享和总结交流。(图文/李奕威 蔺芳)

附:

“新青年,讲好北大故事”新媒体运营展选获奖名单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编辑:安宁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