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资讯 >

《参考消息》转发美媒对四川大学参与我国“精准医学”项目的报道

时间:2017-12-21来源:四川大学新闻网

  编者按:《参考消息》12月18日以《中国发力挺进“精准医学”前沿:或比美国早两年完成数据采集》为题,转发了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2月14日的报道《中美逐鹿“精准医学”:谁能更快破译国民基因密码?》。美媒报道称,为了给定制医疗方案奠定基础,中国迅速开始了海量基因数据收集,而美国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位于成都的四川大学参与了全国性的“精准医学”项目,即破译至少100万名中国公民的基因组成。川大华西医院是中国负责收集基因数据的数十家机构之一。报道还称,中国“精准医学”计划的启动时间虽然比美国晚了一年多,但中国预计能在2020年前达成数据采集目标,比美国提早两年。报道全文如下:

 

中国发力挺进“精准医学”前沿:或比美国早两年完成数据采集

 

  成都,这个中国西部城市向来以大熊猫保护基地闻名海外,而这一次,为了救治另一种跟濒危远不搭边的物种——人类,这里的科学家启动了一项目标宏伟的计划。

 

  他们的目标是收集大量中国公民的基因数据并加以分析,找出癌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病因,同时为探索新型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科学家希望能识别出致病的基因突变或基因异常,然后根据每个人的基因蓝图定制药物,这一领域被称为“精准医学”,目前正蓬勃发展,利润十分可观。

 

  中国已将这一科技创新定为国家要实现的重点目标之一。四川大学的科学家们参与了这一全国性的项目,即破译至少100万名中国公民的基因组成。中国将在该项目上投资数十亿美元,志在让中国挺进欧美主导的精准医学前沿地带。

 

  中国在2016年3月宣布精准医学计划,启动时间比美国晚了一年多,但中国预计能在2020年前达成数据采集目标,比美国提早两年。英国、法国和卡塔尔等也在开展一些规模稍小的类似项目。

 

  参与规划中国该项目的科学家詹启敏表示:“中国有跻身现代医学前沿的潜力。”

 

  计划一旦成功,精准医学能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药物,极大地造福公众健康,同时也削减不必要的政府开支。当美国仍在为正式开展该项目做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时,中国早已大步向前,着手积累基因样本了。

 

  科学家将尝试推断出是哪个基因中的哪些突变导致某个患者生病,以便能为患者量身定制药物。引发同一种疾病的可能是不同基因中的不同突变,因此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必须建立在绘制出患者的基因蓝图的基础上。科学家需要挖掘海量基因数据来识别基因模式,才能制定出精准的治疗方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石虎兵教授预计,中国要到2020年才能就基因模式得出确定结论,并验证潜在结果。

 

  华西医院是中国负责收集基因数据的数十家机构之一。《华尔街日报》记者查阅的资料显示,中国政府迄今斥资两亿多美元,启动了100多个此类项目,每个项目都由不同的科学家牵头。

 

  据中国国有媒体报道,到2030年底,政府在精准医学项目上投资将超过90亿美元。而在美国,国会迄今只向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拨款5.27亿美元,该部门是负责监督主导此项研究的主要机构。未来在该项目上的资金投入则与联邦政府的年度预算挂钩。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负责收集至少100万名公民的基因样本,目前,该机构已经开展了一个试点项目,今年将开始正式招募参与者。

 

  美国研究人员将把其他可能导至基因突变及致病的有害因素(比如吸烟)也纳入研究范围。NIH的计划负责人Eric Dishman说,研究人员还会通过可穿戴设备监测参与者的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他说,中国并没有宣布监测参与者生活方式的计划,而是将注意力集中于解码基因。

 

  迪什曼说:“这种数据很重要,但只靠它是无法得到所有问题的答案的。”

 

  只有当中国的研究成果真正帮助研发出新型药物,或是找到其他发现,推进全世界对疾病的了解,中国的精准医学项目才算取得成功。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