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资讯 >

同济专家李建华谈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体会:都江堰、溇港圩田的启示

时间:2017-12-14来源:同济大学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他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何谓生态文明?简而言之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共荣,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实践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中华民族是一个深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智慧的民族,无论是工程量浩大的都江堰,还是生产生活一体化的溇港圩田,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都很好地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和要求。

都江堰工程,顺应自然变害为利
       都江堰今天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多项桂冠于一身,一项水利工程今天桂冠如许,也许当初李冰父子都没有想到。

2
都江堰

       公元前3世纪,岷江奔出崇山峻岭之后,一到成都平原,水速突然减慢,它夹带的大量泥沙和岩石沉积下来,淤塞河道,危害农田,千里平原就成为湫隘之地。
       秦昭王末年(约前256~前251),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决心解决水患。都江堰的整体规划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一条向外(西河道)着眼于水大时分洪,一条向内(东河道)引入成都平原,顺坡就势灌溉农田,主体工程包括进水口宝瓶嘴、鱼嘴分水堤和飞沙堰溢洪道。
       宝瓶口的修建。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下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火药还未发明,李冰便以火烧石、以水浇石,经过一胀一缩岩石终于爆裂,玉垒山被凿出了一道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口子。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立于江中分离的石堆叫“离堆”。这样一来,岷江水便顺天应人,水大时顺外江(西面)而去,平常时滔滔江水流势从东边的内江而下灌溉千里平原。
       再修分水鱼嘴。宝瓶口修成,虽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李冰开出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由于分水堰前端形状像鱼头,所以被称为“鱼嘴”。
       鱼嘴的建成将上游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流入宝瓶口。因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60%的江水便入内江,供成都平原用水需要;洪水来临时,由于水位较高,大部江水从宽阔的外江泄走,四两拨千斤的鱼嘴就这样“四六分水”。
       飞沙堰的修建。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更好地分洪减灾,同时保证灌区的水量保持稳定,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飞沙堰用竹笼装卵石法堆筑,堰顶的高度根据水量丰枯酌定,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直冲凹曲内江崖壁而产生漩流冲力,经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宝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区免遭水灾;同时,凹曲崖壁产生的离心加速作用,泥砂石块大部也被抛过飞沙堰(即前人总结的“二八分沙”),从而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石牛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全是巧妙地运用自然之力,适当加以人力,结果是人借山形水势,水凭人力长姿势,筑成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天人合一的都江堰。

3
都江堰工程示意图

湖州溇港,生产生活一体化
       《中华大字典》:“溇,绝潢断港谓之。”潢是积水池。可见太湖地区水之丰富。历史上,溇港圩田广泛存在于太湖周边的无锡、苏州及湖州地区。湖州溇港圩田系统源自春秋战国,逐步形成了由运河、太湖大堤及70多条溇港、数条横塘、万顷圩田组成的成熟水利系统,被水利泰斗郑肇经教授誉为“是古代太湖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独特创造,其地位可与都江堰、郑国渠相媲美”。

1
溇港

       溇港圩田是先民习水、理水、用水及居水的成功范例。地图上,一条条南北向的“溇”“港”伸向太湖,一条条东西向的横塘间于其间,如梳齿般繁密的人工河道构成棋盘式的溇港圩田系统。空中俯瞰,溇港像一条条灵动的血脉,圩田则如一块块壮实的肌肉骨骼,滋润着这方百姓。
       行走在湖州义皋村,眼前是一条普通的乡间小河:两岸或砌斑驳石条,或以田泥夯筑,小石桥横跨两岸。就是这样一条不起眼的小河,“河水通过会呼吸的河岸渗透到农田,旱涝无忧;河上石桥不仅能走人,还能束水。”湖州水利局老专家陆鼎言指着眼前这条缓缓流动的小河说,河道南宽北窄如喇叭状(鼓着腮帮子的太湖如同吹者)伸向太湖,“汛期,由南往北流的苕溪水经过逐渐变窄的河道与桥洞束水双重作用得以加速,湍急的水流将河道里淤积的泥沙冲入太湖;旱期,由北往南流的太湖水回入河道,滋养田垄。”先民巧用天力的智慧让溇港的桑基圩田、桑基鱼塘泽被湖州百姓到如今。
       河道上还有闸口,调节溇港横塘与太湖间的水位。汛期,关上闸门,太湖高水就无法南侵入溇港;旱时,引太湖,清水自来,良田无忧,闸起着防、蓄、引、排、降、挡、运等综合功能。世世代代,太湖周边的百姓生活于此、劳作于此,智慧也在“水”上展露得淋漓尽致、曲韵天成。当地百姓说,一年收入20来万,“百坦(湖州口头语:不着急、慢慢来、从容坦然;慢走、走好、一路平安等意思)、百坦”。
       行走在溇港遍地的土地上,北望是烟波浩渺的太湖,南岸则是一片片桑树、稻田、鱼塘,还有掩映在碧水绿树中的一栋栋小楼……湖州地区的先民们利用疏凿河道的土堆成堤;在地势相对高仰、平坦肥沃的墩岛、圩田内种植水稻,河堤上种植桑树,圩内低洼的沼泽漾塘养鱼,从而形成了符合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原理的“桑基圩田”和“桑基鱼塘”模式。“港里高圩圩内田,露苗风影碧芊芊。家家绕屋载桑柳,处处通渠种芰莲。”南宋项世安的《圩田》描绘的就是湖州;宋末元初戴表元《湖州》诗也说:“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正因为如此,活着的,活了两千多年溇港文化价值远远超过荷兰的贝姆斯特圩田(贝姆斯特圩田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荣共生的人间佳话。溇港圩田比贝姆斯特圩田早将近2000年,它充分利用墩岛、湖泊等自然环境的要素,利用开筑溇港取出的土方筑堤种桑,衍生孕育了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纵横交错的溇港水系还是江南运河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年运力依然高达1.5亿吨。
       湖州溇港圩田是生态文明的典范,它在2016年11月8日与我国陕西关中郑国渠、江西槎滩陂等三项工程入选第三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善待生态就是尊重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纵观都江堰、溇港水利工程,我们的先民变害为利的同时,无不兼顾了自然防灾和水资源利用,兼顾了防灾和自然栖息地的保护;湖州溇港更是将生产生活一体化,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中典型的生态范例。
       4年前参加在成都举行的国际水协(IWA)世界大会时,我曾与国际同行们到过都江堰,二王庙上的“深淘滩,浅作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简单的几个字,充满了人与水相处、与水共生的智慧。2000多年前,先民们就知道河道拐弯处,要把直角修出弧度;主河道的中心位置一定要深挖,让江水循轨快流,顺水之性,给以流畅的出路,同时也保留了蜿蜒变化的自然属性,客观上也保护了水生生物栖息地的多样性。怪不得有人感叹:中国历史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因它顺天性,应水势,就人便,都江堰至今仍在维系当地多样复杂的水生态环境,滋养川蜀百姓。
       尤为可喜的是,都江堰工程不仅确保了非洪水期的滔滔江水对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的需求,还孕育和保护了多种类型的水生生物栖息地环境,即便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欧洲和日本的许多生态防洪(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和防洪防涝同时兼顾)工程都在设计方案中借鉴了中国先哲的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溇港工程熟练地运用水势、地形和风力。南宽北窄的喇叭状桥洞,还有夏冬两季不同的风向,夏天奔腾而下的苕溪水量巨大,流动受约束,它便不断蓄势加速,最终湍急的水流将河道里淤积的泥沙冲入太湖;旱期,由北往南流的太湖水回入河道,滋养田垄。这种经验被溇港走出去的潘季驯用于黄河治理,完善形成了著名的“束水攻沙”法,有效减少了黄河泛滥的频率。
       近日,又传来宁夏引黄古灌区、陕西汉中三堰、福建黄鞠灌溉工程3处古代水利工程被确认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授牌。至此,目前我国已有13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纵观我国古代的各类治水实践、水利工程,无一不是运用自然的力量,并尽量减少对自然破坏,综合解决了防洪防灾和水资源利用等问题。先民们倾听自然的呼吸,顺应自然的特性,巧妙借势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既很好地保护了自然,也从自然中获得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最大恩惠。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河流生态修复理论许多都是在学习和借鉴这种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他们不再用混凝土铺设河床、构筑河岸,转而探索生态防洪和生态修复的途径。随着这种浪潮的兴盛,我相信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一定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