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资讯 >

思政名师手把手带教“青椒”

时间:2016-12-28来源:同济大学新闻网

  “李老师多次到我的课堂上来听课,给我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宝贵意见,这些意见都很受用。”
  “李老师的悉心指教,让我认识到了思政课堂的意义,我开始学着充实和丰富自己与学生的课堂空间。”
  “李老师将多年思政教学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让我有醍醐灌顶、拨云见日之感。”
  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多位一线思政课青年教师吐露的心声。他们深感受益于李占才教授所给予的手把手的点拨和提携,各自在思政教学上有了更多的历练和收获。
  事实证明,同济思政名师带教“青椒”,成效已经初步显现,一批新秀正在同济思政教苑吐纳芳华、快速成长!

829833023789080184

  倾其宝贵教学经验,手把手传、帮、带
  李占才教授,同济思政理论课的一面旗帜,因为他的思政课讲得实在是“好极了”:上课激情澎湃、旁征博引,将思政理论讲解得出神入化、引人入胜。以至于有学生传言:“上同济不听李占才的课,就算白上同济了。”
  出彩的思政教学,为他赢得了一系列荣誉:曾获上海市育才奖,获评同济大学教学名师、师德师风优秀教师,2014年获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3年度影响力人物”,2015年获同济大学“追求卓越教师”奖。
  “日常的思政教学是主课堂、主阵地,我们要让大家的课都讲得好才行。”这是他身为思政战线上的一名老兵长久以来的心愿,他一直关注、关心着身边的年轻人,愿意倾其多年积累的思政教学的心得经验,帮助这些年轻人在教学上少走弯路,成长为教学能手。特别是近年来,这一愿望愈发强烈。2015年,他主持的校级研究课题获立项,项目名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实践模式研究:传、帮、带——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实践探索”。
  早在课题申报之初,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有6位青年教师自告奋勇地报名参加,他们分别是孙小金副教授,及王谋寅、姚丽萍、许国艳、张文彬、杨琰5位讲师。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青椒”们的课堂上,时常能见到这样的一幕:一位年长者坐在教室后面,全程专注地听课,时而颔首,时而皱一下眉头,并不时地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这位年长者就是李占才教授。
  下课了,李老师和“青椒”促膝交谈,为刚才这堂课“把脉问诊”。“大家不可能都按照我的方式去教学,因为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一样,教学风格不可能一样。”李老师总是尊重每位年轻人的个性,对其特色、长处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发扬,同时指出其课堂教学中的大小“病症”,比如语调缺乏变化、重点难点不够突出、案例不贴近学生生活,并对症开出一剂剂“药方”。
  思政课堂上的感染力源自何处?在李老师看来,“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真的信仰。”他说,如果我们老师心里想的是一套,课上讲的是另一套,没有真正的信仰,何来课堂的感染力呢?他总是适时启发年轻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为这是上好思政课的“根”与“魂”。
  生活中,李占才教授也乐于与年轻人交朋友,打成一片。看到优点,他不吝溢美之词;发现短板,他友善提醒,并多加鼓励。他成天乐呵呵的阳光心态也时时给予年轻人正能量。

  坚持集体备课,促教师群体共同提升
  事实上,作为一位有口皆碑的思政名师,李占才教授对于身边同事们的影响和感召,已由来已久。向李老师学习、讨教,早已成为同济不少思政课教师的自觉行动。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间会议室,一个教研室的10来位老师围桌而坐,讨论正酣。一位老师围绕即将开讲的一章节教学内容侃侃而谈,李占才教授进行现场点评,给予指导。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坚持的集体备课制。
  “我们的老师们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有哲学、历史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不同出身,各有强项。集体备课,能够让每位老师都能发挥各自的学科背景和专长,针对这门课中对应其专长的章节内容,给上同一门课的老师们说课,让集体都能得到提高。”李老师是集体备课的活跃分子,也是其积极拥护者。
  与李占才教授同在一个教研室的赵丽丽老师说,她从集体备课上获益良多:“因为李老师对教学内容总有自己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解读,绝非照本宣科,这也对我们的教学有直接的启发和帮助。”
  让“青椒”们印象深刻的,还有李老师主动化解学生思想困惑的那份担当。思政课肩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李老师一贯主张:“我们的思政课教学要直面学生的活思想,不能回避学生的问题,不能与学生所想的格格不入。”
  在他的倡导下,学院开启了有同济特色的“以问题为导向的研讨式教学”新模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发挥主体性,开展课堂分组讨论,并将讨论结果以辩论赛、话剧演出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展示,如此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上思政课的兴致和热情。这些问题都是开学初面向学生广泛征集而来,大多是富有强烈现实性和社会性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在现有教材中是找寻不到答案的,需要同学们去收集资料、共同讨论分析。
  每学期上第一节思政课,他就面向全体学生公布他的电子邮箱,欢迎学生随时发来邮件与他探讨交流。有不少学生在学业、情感、生活遭遇困扰之际,总会发来邮件向他倾诉、求助,他也总是在最短的时间予以回复、开导。在他的影响下,如今马克思主义学院不少老师还成立工作室,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为学子解疑释惑。

  取真经、得真传,“青椒”们获益良多
  思政名师主动送教,真心实意地传、帮、带,连续2个学期下来,“青椒”们的收获也是沉甸甸、实打实的。
  姚莉萍博士,在今年5月第二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荣获二等奖。她将取来的一条条真经娓娓道来:“李老师教会我要学会向学生适时地抛出问题,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在理论讲授中要学会结合适当的案例加以诠释,注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课堂教学要注意正能量的传递,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或许比知识学习本身更重要。”
  “学生第一”“每一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我都这么老了还要学习呢”……在数百字的教学心得中,孙小金副教授多次引用李老师的话语。他感谢李老师对他的启发和指导,使他在教学活动中获得了进步和成长。
  张文彬博士感言,通过“传、帮、带”的学习,大大丰富了对主授课程的全面认识,提高了对本专业教学的职业信心。
  从业3年的许国艳博士如今对“课堂”有了全新的感悟:“李老师的亲自指正、轮番指导,我终于认识到了教学课堂的含义,它不仅是45分钟1节课的时间历程,更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交流的空间建构。”
  王谋寅博士按照李老师的具体指导,尝试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技巧,注重收集有关大学生活的生动案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自我评估,感觉有了进步。”
  杨琰博士也感到受益良多:“这种方式不仅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帮助我们学习教学方式方法,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还增强了自我从业自信。”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晓强教授表示,学院以李占才教授为首的资深名师,出于强烈的责任感,怀着极大的热诚,亲手传、帮、带一批年轻教师,使得这些年轻思政课老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从而增强了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