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资讯 >

校园互动公益系列讲座幕后记——一个北大学生课程小组的公益历程

时间:2016-12-16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2016年12月10日,第二期校园互动公益讲座在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树下”开放学习空间举行,新生代女演员吴倩就公益经历与感想与现场观众进行了分享。

看着访谈顺利进行,会场一角的谭诗颖长长舒了一口气。

第二期校园互动公益讲座现场

“志愿者联盟回我私信啦!”

谭诗颖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级本科生,也是“媒介与社会变迁“课程第14组的组长,接到参与媒体实践的课程任务后,她为小组实践形式绞尽了脑汁。最初她考虑过微信公众号、拍摄纪录片、撰写研究论文等形式,但提到组会上,大家莫衷一是。你一言我一语,众人争论不休,话题也渐渐从形式转移到内容。有人偶然间提到课上老师讲到的“公益传播”,听到这四个字,谭诗颖眼睛突然亮了。

她想起不久前在微博上关注的“志愿者联盟”账号,印象中好像与明星公益有关。能不能联系‘志愿者联盟’,邀请明星来作校园公益讲座呢?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谭诗颖给“志愿者联盟大喇叭”账号发出了第一封私信:

“您好,我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二的学生,可以叫我诗颖……我们想和社会上的公益组织合作……初步的想法是联系公益组织与校园公益相关的社团合作,让公益组织在高校学生中进行公益义卖和推广活动……”

第一封私信发出后,整个小组陷入了忐忑的等待——没有资金,没有场地,没有经验,只有9名新传学生和一个未成形的想法,“志愿者联盟”会不会接受邀请呢?

第一天, 没有回复。

第二天, 没有回复。

“明天下午要是再没有回复我就给他们打电话。”谭诗颖在小组微信群里说。下面跟上来一连串“紧张”“担心”的回复。

10月13日,私信发出的第三天上午,谭诗颖在微信群里突然喊道:“志愿者联盟回我私信啦!”

“不在京”“已有档期”……

收到“志愿者联盟”回复后,第二次组会迅速开展,大家的斗志显然很高涨。小组首先需要一个有代表性的名字,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决定小组命名为“校园守护星”。因为“志愿者联盟”是专门救助自闭症儿童的组织,自闭症儿童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校园守护星”这个名字表明了小组是来自校园、旨在帮助自闭症儿童的大学生志愿群体。

第一期活动筹备马上开始。租借场地和展板需要经团委报批,于是“校园守护星”小组派出两名成员与爱心社接洽,希望通过社团获得场地和展位。恰好爱心社即将在12月初左右举办“助残周”,活动主题也与关爱自闭症儿童有关,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拟定11月末举办第一场讲座。

但是,邀请嘉宾时,小组遇到了始料未及的波折。

首先,邀请明星出席活动需要学校正式机构或组织发出邀请函,课题组和爱心社都不属于正式学校机构,于是课题组尝试联系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会。拿到学生会的批复时,时间已经过去整整一周。课题组抓紧时间制作邀请函发送给与“志愿者联盟”合作过的明星。

但是收到的回复寥寥,要么是“不在京”,要么是“已有档期”。一句句“抱歉”,让“校园守护星”小组陷入邀请不到嘉宾的尴尬境地。与此同时,爱心社申请教室和展板需要至少提前一周报备,时间已经到了11月中旬,留给“校园守护星”的时间不多了。

课题组召开线上紧急会议,谭诗颖下定决心:“执行Plan B,海投!”

这是一场过程略为艰辛的赛跑,“校园守护星”课题组必须在11月底前敲定嘉宾名单、时间和地点。经过初步筛选,组员确定了一批有公益心和公益事迹、对在校大学生有吸引力的明星名单,将邀请函通过微博一个一个私信给他们的经纪人。期间,谭诗颖的微博账号一度因私信发送过多被禁。

然而原定与“志愿者联盟”、爱心社合作的义卖活动没有通过团委审批,公益宣传只能通过讲座了。这无益于雪上加霜,小组成员开始对活动感到担忧。

11月29日,“校园守护星”终于收到吴倩经纪人回复,称吴倩将于12月10日赴约前来参加公益讲座。但12月10日已经错过爱心社“助残周”,于是,“校园守护星”课题组将第一期互动公益讲座调整为对“志愿者联盟”创始人罗鹏的访谈(该讲座已于12月3日在理教413室举办)。

爱心社负责人表示,虽然前期经历重重波折,最终能够顺利承办讲座已经非常不容易,总体效果也相对满意。

“与吴倩聊聊年轻人的公益”

第二期活动没有了爱心社支持,场地、展板需要“校园守护星”自己联络。一番考察对比后,他们选中二教三层的“树下”开放学习空间。“树下”空间负责人李慧表示:“我们很愿意承担这样的活动,也希望通过‘智慧树’网络直播平台把像这样的优质讲座课程内容分享给更多人。”

12月10日下午一点钟,主题为“与吴倩聊聊年轻人的公益”校园互动公益第二期如期举行。一身浅淡校园风装扮的吴倩来到现场,与北京大学电视台主持人黄凯欣和现场观众进行了交流分享。

吴倩在接受访谈

访谈从吴倩主演过的公益微电影《誓不低头》谈起,吴倩最初本着“做点好事儿”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想法加入微电影,在拍摄中日渐体会到参与公益的价值,并希望在接下来也有机会参演更多公益影片。

提及“公益炒作”话题,吴倩表示,作为艺人,参加公益活动是她获得自我满足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途径,并没有所谓“借公益炒作”的想法。如果所参与的公益活动能够引起大家关注,她更希望的不是用社会关注包装自己,而是借助自己的些许影响力推动社会关注转向弱势群体。

随着个人公益活动参与的深入,吴倩越来越感受到个人行动的微渺。一方面她自己会寻找更多机会帮助弱势群体,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此活动在大学生群体中起到一点号召作用,推动更多大学生关注公益,为公益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观众提问

“觉得她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因为她在做公益的时候会觉得心里很难过、会有无力感。”来自城市与环境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的两位同学通过这次访谈刷新了自己对吴倩的印象,“吴倩今天很努力地传达这样一个公益理念——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也是现在大学生群体需要学习和思考的东西。”

听到观众反馈,一位正在收拾场地的课题组成员轻轻笑了。她扭头对另一位组员说:“感觉之前的各种努力都值了。”

此刻的谭诗颖正在送嘉宾离席,她的脚步,已然轻快很多。(文/新闻网学生记者 张琳)

相关链接: “人人都是志愿者——明星校园行”公益沙龙首期活动在北大举行

编辑:白杨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