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在全校党员中开展“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做新时期合格党员”大讨论的通知》要求,推动支部党员争做立足岗位、恪尽职守的新时期合格党员,将“建强支部、严管党员”的工作目标落到实处,2016年11月18日,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15级地质博士生党支部在中国地质调查事业100周年之际,组织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班级团员一行11人,在中国地质图书馆参观了“地质家师章鸿钊,授业解惑传爱存”主题展览,开展了“忆地调百年,品地学精神”的大讨论活动。
首先,地质图书馆的崔文娟老师向大家讲解了章鸿钊老先生求学、工作、晚年不同的人生经历,并介绍了陈列的展品。随后,大家自由参观,瞻仰章鸿钊老先生留下的珍贵财富,兴致勃勃地互相发表自己的感受。实物展出的每一帧历史照片、每一份稀有的手稿图件都充分展现了老一辈地质学家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正是这些布满老一辈科学家肯吃苦、肯奉献精神的历史文物,让参观学习的党员同志、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团员同志都深刻感受到了地质事业薪火相传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参观展览

合影留念
讲解结束后,党支部成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就如何建设合格的党支部、如何成为合格的党员这两个问题开展了大讨论,讨论由支部书记张驰主持,党支部成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在发言中,大家将参观内容、自我思想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提出支部在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基础上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应举办参与度高、联系范围广的党支部活动。大家认为青年党员在学习生活中要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革命家肯吃苦、肯奉献的精神,要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做新时期合格党员”大讨论现场
中国现代地质先驱的初心是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地质前辈的初心是建设祖国、勇当先锋,改革开放时期地质工作者的初心是富民强国、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忘初心,认真学习地质先辈的优秀事迹,延续他们的光辉精神,脚踏实地,继续前行,争做优秀合格的好党员,走好长征路,是新一代地质青年应该时刻铭记在心的理想信念。
章鸿钊先生简介:
章鸿钊(1877—1951),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科学史专家,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字演群,1877年3月11日生于浙江吴兴县(今浙江省湖州市),1951年9月6日卒于南京。章鸿钊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地质学奠基人之一,创办了农商部地质研究所,为我国培育了第一批地质学家。黄汲清先生曾总结章鸿钊先生在中国地质界有五个第一:第一位地质老师,第一位撰写区域地质论文的学者,第一任地质科科长,第一任中国地质学会会长,第一位考古地质学者。1951年,在中国地质学会召开的章鸿钊先生追悼会上,李四光特别陈述了章鸿钊先生早年创办地质研究所的劳绩和高尚品格,并且着重说:“章先生为人正直而有操守,始终不和恶势力妥协;他站在中国人民一边,多次拒绝和日人合作,对于中国地质事业的开创贡献尤大。因此中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不是别人而是章先生。”
专题链接:
编辑: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