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资讯 >

“小小探索家:我的智慧城市”国际乐享会在校举办

时间:2016-11-23来源:同济大学新闻网

  钢筋水泥丛林中,城市适宜并满足了儿童的成长需求吗?城市应当如何体现“以儿童为本”的人文精神?11月20日,同济大学与中国儿童中心在沪共同举办“小小探索家:我的智慧城市”国际乐享会暨“国际儿童日”特别活动,邀请中国、瑞典等国的资深学者与业界专家围绕“儿童发展与智慧城市”这一主题展开研讨与交流。
  主办方表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速度,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史的最新记录。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突破10亿。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儿童将在城市环境中出生和成长。迅速的城市化给人们带来更多工作机会、选择和社会经济增长,也给城市设施和服务带来极度挑战。如何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儿童友好型的城市环境,值得全社会关注。
  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作主旨发言,他认为推动儿童智慧城市建设,坚持以儿童为本的理念,促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儿童中心愿意做中国儿童友好城市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我校副校长吴志强在致辞中指出,城市的设计与规划要回归儿童视角,要关注儿童需求,要倾听儿童的想法并注重儿童参与。在信息化智慧城市的进程中,要做好儿童未来空间的设计者、规划者、建设者和服务者。  

DSC03525

  此次活动作为瑞典性别平等及儿童和老年事务大臣奥萨雷涅尔女士访华第一站,她对瑞典社会和城市建设“以人为本、儿童优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在中国受到政府机构和学术单位的重视,表示欣慰。她祝愿中国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关爱儿童的成长需求,创造出更好的适合儿童的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瑞典驻沪总领事林莉(LisetteLindahl)女士表示,瑞典愿成为促进中国儿童友好城市发展的忠实合作伙伴。
  瑞典注册建筑师、城市学者、《童之境——斯德哥尔摩体验》一书作者荆晶作了题为《斯德哥尔摩:关爱儿童的城市实践》的专题演讲,与大家分享了瑞典城市在可持续发展和关爱儿童文化传统方面的宏观战略和实践经验,比如国家对儿童权利的立法和政策支持、城市开发对儿童空间的优先考虑和保留、建筑和环境设计中的儿童参与和评价方法等。她有感于中国和以瑞典为代表的西方城市之间文化和发展差异,认为中国的城市更新和发展有很大潜力在儿童友好性上做提升,城市环境的品质应向儿童借鉴。
  由荆晶女士编著、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童之境》一书,以案例方式分析了瑞典斯德哥尔摩市的优秀儿童人居环境,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了智慧与建议。  

IMG_0732

  与会的城市建设专家与儿童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热烈交流,倡导运用智慧城市规划与设计方法,坚持儿童为本的理念,系统性地发展关爱儿童的城市设施和公共服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独特功能和社会影响力,大力倡议促进儿童城市文化与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和经验分享,助力中国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他们特别指出,倡议以儿童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空间环境以及形态背后的永续价值观,正是我们赋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护身符。
  此次活动是为纪念1989年11月20日颁布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暨国际儿童日,及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联合国人居署二次会议上提出的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目标“儿童友好城市倡议”。由同济大学长三角城市规划协同创新中心、上海远东出版社、中国儿童中心老牛儿童探索馆承办。
  会议期间,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副主任李忠明一行还考察了我校设计创意学院,就儿童空间的创意设计与社会化运营模式进行了探讨交流。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