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6日下午,第七次李四光优秀学生奖颁奖大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行。10月26日是李四光先生诞辰127周年纪念日。李四光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世界著名的地质学家,其创立的地质力学独树一帜,为国家地质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李四光优秀学生奖是为了纪念李四光先生而针对全国地球科学类在校学生设立的。本奖项由李四光地质科技奖基金会全额资助,由教育部科技司、国土资源部科技司、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等单位于2010年共同发起设立,目前已成为我国地球科学领域为学生设立的最高奖项。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彭齐鸣,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李四光优秀学生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姜建军,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委员会秘书长王小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铁冠,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高润生,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名誉院长、李四光优秀学生奖委员会秘书长潘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杨仁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刘大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于超美等嘉宾以及各高校的师生代表出席颁奖大会。大会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雷玉江主持。

嘉宾与获奖者合影
高润生宣读了关于颁发第七次李四光优秀学生奖的决定。通过专家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2016年度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5人、李四光优秀硕士研究生奖5人、李四光优秀大学生奖5人和李四光优秀学生提名奖6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李壮和2013级硕士研究生吕明达获奖。彭齐鸣为荣获第七次李四光优秀学生奖的获奖者颁奖。

彭齐鸣为李壮颁奖

彭齐鸣为吕明达颁奖(博士后暴新建代领)
王铁冠院士表示,李四光先生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现代地质科学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李四光地质科技奖基金会设立“李四光优秀学生奖”是着眼于地质学未来和希望的一项意义深远的举措,希望年轻的地质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李四光精神,崇尚科学、献身地质、开拓创新、建功立业。(文/崔莹)
延伸阅读:
李壮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岩石学和前寒武纪地质学。对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并对东部陆块出露的太古宙TTG片麻岩和绿岩带、古元古代的花岗岩和地层、多期次基性岩墙和冥古宙物质进行了系统采样和大量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和年代学分析,取得科研进展6项。研究生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第一作者国际SCI论文7篇,均发表在Precambrian Research、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等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期刊上。同时,被选为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地球科学》和《地球科学前沿》等学术期刊的评审员,已审稿十余篇。
吕明达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和矿物物理学,主要利用大腔体压机和金刚石压腔等高温高压实验装置,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对矿物在俯冲带温压条件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取得科研进展3项。研究生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1篇;作为共同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
编辑: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