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由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李柯伽研究员领导的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的脉冲星研究小组被德国马普学会任命为马普伙伴合作组(Max Planck Partnergruppe)。在任命书中,德国马普学会主席Martin Stratmann正面评价了脉冲星小组的相关研究成果,并表示将持续支持该合作组发展成一个活跃在中外学术界的研究团队。

附:
德国马普学会是德国最主要的科研机构,由分布在德国各地的近100家研究所组成。马普合作小组主旨在于建立马普学会与其他研究所的联系,并支持优秀年轻科学家在自己的祖国开展科学研究。此次由李柯伽研究员担任中方负责人的北京大学脉冲星小组由马普学会射电天文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 für Radioastronomie)建议成立,德方负责人为该所所长、曼彻斯特大学教授Michael Kramer博士。通过组织国际同行评审及学术前景评估,马普学会总部正式批准该伙伴小组成立。该伙伴小组的主要研究课题为无线电天文学、引力波探测和天文数据分析处理。小组将在这些相关领域与德方开展深入合作,并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举办学术会议等相关活动。
脉冲星是一类转动极为稳定的致密星体。由于脉冲星各向辐射不均匀,脉冲星旋转的时候会发出具有稳定周期的脉冲辐射。通过测量脉冲到达的时间,可以直接测量脉冲信号传播路径上的各种物理效应,特别是可以直接探测星系中心双黑洞并合产生的极低频引力波。另外脉冲星也有很多其他重要应用,比如探测星际介质、磁场、开展深空导航、建立时间标准等等。

编织脉冲星网,捕捉低频引力波(图片素材来源于Champion D. J.)
编辑: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