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九三学社北京大学委员会、清华大学委员会、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两校三委”),与九三学社中央、北京市委教育委员会于2016年10月14日在北京大学正大国际中心联合举办“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关键问题”学术论坛。

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马大龙,北京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敖英芳,社市委副主委兼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员会主任侯义斌,社市委副主委方炎、陆杰华和秘书长刘永泰,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副书记顾芸,北京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张晓黎,清华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尉志武,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统战部部长王军为等领导莅临学术论坛。九三学社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主委吴明、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朱新梅、社市委参政议政部负责人董双双以及社员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论坛。此次论坛也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三委”系列活动。论坛由九三学社北京大学委员会主委沈兴海主持。
敖英芳首先致欢迎辞,他代表北京大学、代表朱善璐书记和林建华校长,向与会的各位九三学社领导和社员朋友表示欢迎和感谢。敖英芳说,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市两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北京大学正在按教育规律和北大实际,推进人才培养、人事体系、大学治理、科研管理和资源配置五个方面的综合改革,为北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敖英芳指出,在高校改革发展和“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九三学社和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

程和平、朱付元、庄明科、岳伟华四位社员代表分别作了“创新驱动转化:北大实验田分子医学研究所十年”“清华大学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双一流’建设中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及建议”的主题报告。在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与会社员就如何推进“双一流”建设问题,进一步从创新人才培养、前沿科学研究、大学文化、国防特色学科建设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论坛开始之前,程和平院士、刘忠范院士等十余位社员向论坛递交了建议、信息、论文等文字材料,为这次活动的高质量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主题报告和自由讨论后,马大龙致辞,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马大龙代表社市委感谢两校党委、九三学社中央对此次活动的高度重视和广大九三社员的大力支持。马大龙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任务艰巨,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制定的重大战略部署,需要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更全方位地推进各项工作,解决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985工程”和“211工程”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在需要认真总结经验,对存在的不足也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邵鸿作了总结讲话,他对此次论坛的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两校三委”系列活动办得很成功,而本次论坛具有学术性、跨单位特点,既与社员的本职工作密切相关,也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职责有机结合。对“双一流”建设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邵鸿作了精辟的分析,指出只有建设好现代大学制度,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扫清“双一流”建设面临的障碍。要避免停留在高层行政谋划布局,只重视办学经费申请和人才争夺的倾向。邵鸿从减少行政干预、扩大高校自主权,发展好民办教育,处理好高校行政权与学术权的关系,强化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学生在高校治理中的地位,高校信息公开等诸多方面系统阐述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邵鸿强调要给高校留有一定的改革试错空间,鼓励高校深入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最后,邵鸿就九三学社如何在高校改革中发挥作用,提出了几点希望:一、九三学社社员要尽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每个九三人都应成为本单位的一面旗帜。二、九三学社群英荟萃,一大批著名的专家学者活跃在各学科领域。要发挥好组织优势,让组织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从而更好地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贡献。三、九三学社要履行好参政党职能,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本单位事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关注国家层面的重大问题,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
摄影:李香花
编辑: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