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重要讲话精神,促进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成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院)”。2016年9月22日上午,中心举行了成立仪式暨第一次理论研讨会,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等院系的30多名师生参加了会议。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中心主任顾海良,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鸿君,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李玲,经济学院教授王志伟、张辉、方敏,中文系教授韩毓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钱淦荣、智效和、孙熙国、孙蚌珠、孙代尧、白雪秋、郇庆治、王在全等,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问题和中心的运行发展作了发言。会议推举于鸿君担任中心理事长,顾海良担任中心主任 。
顾海良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成立的相关情况,阐释了建立中心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各高校纷纷筹备成立相应机构的背景下,北京大学成立中心,有利于聚合力量,有利于促进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创新发展方面作出北大贡献。他还对中心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于鸿君指出,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项举措。该中心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主要是考虑马院有一支规模稳定的政治经济学师资队伍,有全国政治经济学专业的领军人物顾海良教授,以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布兹加林(俄罗斯)、大卫科斯(美国)、哈德森(美国)等客座教授;马院和政治经济学相关的学科齐全,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6个二级学科。中心面向北京大学所有相关研究者开放。中心发展要规范化,成立理事会、学术委员会等相关机构,由专家学者来规范管理。他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把中心打造成政治经济学学术研究和交流的高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平台、国家发展的高端智库。
姚洋对中心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他认为,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要与时俱进,积极吸收各学科的优秀成果;要抓住重大问题研究,发挥智库作用;要用国际主流学术通用的语言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发展。他还就中心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经济学院环境资源与产业经济学系主任曹和平特别肯定了“中心”成立的重要意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要处理好与中国学的关系和与西方学的关系,前者关系到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后者关系到文化软实力与文化自信。
孙蚌珠主持了会议。
编辑:拉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