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资讯 >

第二届北京大学—威尼斯大学双边学术会议圆满举行

时间:2016-10-18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2016年10月14-15日,第二届北京大学-威尼斯大学学术会议在北京大学顺利召开,此次活动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威尼斯大学(Università Ca’ Foscari Venezia)亚洲和北非研究学院以及北京大学人文学部联合主办。本届会议主题为“人文传统与方法分梳: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语言文学”。会议共设六组学术报告会。

合影

14日上午,本届会议开幕式暨欢迎仪式在人文学院1号楼108会议室举行,由中文系副系主任张辉教授主持,两校领导及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官员分别发表了讲话。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畅谈两校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回顾了2014年两校首届学术会议并高度赞扬了会议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威尼斯大学副校长李集雅(Tiziana Lippiello)教授对会议组织者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学,汉学家们能够推动多元文化主义,为各国的相互尊重和友好交往搭建桥梁。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Pierluigi Colapinto先生代表大使馆向主办方和与会者表示衷心感谢并献上诚挚祝福,他表示此次活动对深化中意两国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陈晓明教授谈道,通过双边交流,两国学者可以领略不同的学术方法及思维,为两国学术发展注入新动力。

会议由六组学术报告会组成。14日上午,开幕式结束之后,展开了第一组学术报告会。本组报告主题为“文学叙事与多元文化”,共有四位发言人,由金永兵老师主持,戴锦华老师担任评议人。布拉格查理大学(Charles University)的Olga Lomová老师首先作了题为“普实克论话本小说:在多元文化主义下的普遍性”的报告,她重点介绍了捷克汉学家普实克的论文《中国和欧洲中古时代人物描写》,普实克在文中比较了话本小说和薄伽丘的《十日谈》,认为前者比后者更深层细致地展现出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图景,具有写实的特质。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廖可斌老师发表了题为“晚明东北亚文化交流的‘三国演义’——以林罗山为中心的考察”的报告,认为通过日本学者林罗山与中、朝两国人士的交流可以发现,晚明时期日朝仍尊崇中国文化,但两国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文化竞争。第三位发言的是威尼斯大学的Giulia Baccini老师,她的报告题为“收集诙谐的故事——古代中国的幽默”,她首先梳理了西方“幽默”(humour)概念的理论史脉络,然后由此出发,考察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诙谐故事。本组最后一位发言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康士林(Nicolas Koss)教授,他的报告题为“萨缪尔珀切斯对利玛窦<基督教远征中国史>的翻译及修订:中国形象在17世纪早期英国的诞生”,康老师指出,珀切斯对利玛窦一书的改译向我们展现出了17世纪英国人的“中国印象”,珀氏从未到过中国,他通过书面资料来认识和描绘中国,这种书写值得学者们重视和研究。发言结束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戴锦华老师作了精彩点评。她首先谈道,进入21世纪后,全球化已不再是一个名词,而成为一个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今天重新讨论多元文化、文学、文学内部及外部的诸多问题,显得非常恰切。她认为Olga Lomová老师的报告不仅是对普实克汉学研究的反思,同时也是对整个欧洲中国学的方法和范式的反思;廖可斌老师的文献考察和事件叙述真实展现了晚明中日朝三国的文化关系,当时中国学者对待日朝文化的漠然态度尤其值得反思;针对康士林老师的报告,戴老师肯定了形象学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有益于人们了解作为自我的他者以及作为他者的自我,她也强调在充满文化碰撞的今日,认识异文化不仅仅是书斋里的工作,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紧迫任务。

14日下午依次举行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学术报告会。第二组报告会主题为“语言学:多语言的探求”,共有五位发言人,由宋亚云老师主持,汪锋老师担任评议人。第一位发言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郭锐老师,他的报告题为“普通话从哪里来?”,探讨了普通话词汇和语法的来源,他通过语法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证明了今日的普通话其实是北京官话和南京官话混合的产物。第二位发言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林幼菁老师,她分享了题为“卓克基嘉戎语副动词结构”的报告,她首先介绍了嘉戎语的基本情况和国际研究现状,接着通过具体语法实例展示了卓克基话中两种副动词的基本特征。威尼斯大学的白夏侬(Bianca Basciano)老师随后发表了演说,她的报告题为“直接因果关系的表达:对汉语、英语及意大利语中外部因素引起变化的状态动词的语料库研究”,她借助认知语言学家塔尔米(L. Talmy)关于两种语言类型的区分,通过分析汉语、英语及意大利语中的状态动词,认为意大利语是动词框架型(verb-framed)语言,汉语是卫星框架型(satellite-framed)语言,而这两种语言类型的区分不适用于英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董秀芳老师发表了第四个报告,她的报告题为“论主观性表达在汉语中的凸显性及其表现特征”,她通过词法、句法和词汇语义方面的丰富案例,证明了主观性表达在汉语中的突出地位,她认为汉语中不少语法形式上的对立恰恰体现出客观性与主观性的不同。本组最后一位发言的是日本关东学院大学的山田留里子老师,她的报告题为“使用LMS的音乐语法教材的开发与教育效果”,她借助视听设备向听众演示了日本关东学院大学开发的汉语教学系统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的主要功能和操作方法,此外,她提供的统计数据说明,LMS的参与型音乐教材确实提高了日本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报告结束后,汪锋老师进行了幽默而不失深度的点评。他认为,郭锐老师的研究提醒我们应当重视语言的异质性以及语言演化中共时和历时的关系;针对白夏侬老师的报告,他建议可以进一步融入更多数据,使研究更加全面;他充分肯定了林幼菁老师关于嘉戎语副动词结构的探讨,同时也提及嘉戎语和汉语的亲缘关系;他非常欣赏董秀芳老师全面而丰富的研究,认为对主观性的关注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针对山田留里子老师的报告,他指出应当重视语言外的因素对于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

第三组报告会主题为“翻译、文学与跨文化对话”,共有四位发言人,由康士林老师主持,车槿山老师担任评议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吴晓东老师首先发表了报告,题为“不可抗拒的命运之旅——郑超麟译<冈果旅行>研究”,讲述了非洲之行对纪德思想转变的重大影响,他认为纪德的《冈果旅行》记述了心灵之旅、哲思之旅,有别于一般游记。中文系的张丽华老师进行了题为“‘误译’与创造——鲁迅《药》中‘红白的花’与乌鸦的由来”的报告,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和对比,她认为鲁迅小说《药》的结局戏拟了刘半农对安特来夫小说《沉默》的误译和演绎。随后,威尼斯大学的Nicoletta Pesaro老师也作了关于鲁迅的报告,她的报告题为“为什么读(译)经典?重译鲁迅的文化与语言上的挑战”,她从译者的立场出发,解释了在意大利重新翻译鲁迅的必要性,并引用了多种理论阐述与重译相关的频率、动机、表现、过程等问题,同时以范例展示了重译策略的实践情况。最后一位进行报告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秦立彦老师,她的报告题为“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世界图景”,通过列举大量文本实例,她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关于异域世界的书写中,既有展现主体焦虑的屈辱叙事,也有摆脱焦虑情感和屈辱叙事模式的作品。四位老师发完言后,车槿山老师进行了精辟独到的点评。他认为,吴晓东老师的报告论述了中国学者对纪德的态度和研究,从对纪德的探讨导向了对中国自身问题的探讨,同时揭示了翻译文学对中国新文学建构的重要作用;张丽华老师的报告挖掘了《药》与《沉默》刘半农译本及英译本的深层联系,拓展了对小说内涵的解读;对于Nicoletta Pesaro老师的报告,车老师肯定了其深厚的理论背景,并指出翻译已逐渐成为一种写作实践;他接着谈道,秦立彦老师的报告展示了中国现代重要作家所理解的世界图景,富有启发意义。

15日上午共进行了两组学术报告会。第四组学术报告会的主题是“文献源流与文化交融”,共有三位发言人,由廖可斌老师主持、孙玉文老师评议。威尼斯大学的艾蒂(Attilio Andreini)老师首先作了题为“马王堆、郭店和北京大学写本公布以后对<老子>的观点:微观与宏观结构法对文献传授的影响”的报告,详细阐述了马王堆、郭店及北大汉简出土的《老子》文本,但他并不急于给老子其人或其书下结论,认为须待更多更充分的文物出土方能判定《老子》的成书年代。罗马智慧大学(La Sapienza University)东方学系的Paolo De Troia(保罗)老师作了题为“康熙皇帝与西方科学:利类思的《进呈鹰论》”的报告,介绍了利类思翻译《进呈鹰论》的时代背景,并指出利类思翻译的《狮子说》和《进呈鹰论》是最早译入汉文的两部西洋动物学书籍。保罗老师就他目前找到的四个《进呈鹰论》刻本及一些重印版本的序言问题展开论述,此外还谈及部分翻译问题。第三位发言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杜晓勤老师,他作了题为《“草原丝绸之路”兴盛的历史过程及对东西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的报告,依据中西交通史料和现当代考古发现,结合历代史传等传统文献,对“草原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作历时性的考述,并阐述了其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发言结束后,孙玉文老师对三位学者的报告作出精彩点评。他肯定了艾蒂老师的选题意义,认为出土文献是现下的热点,对传世文献形成了挑战;同时Paolo De Troia老师的选题也很有价值,充实了如今成果较少的康乾嘉时期中西交流研究,其中的释读也非常有意思,对从生物学知识出发理解文化史也有很大意义。孙老师高度肯定了杜晓勤老师的论文,认为该研究的时空跨度非常大,并指出论文充分认识到了出土文物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五组学术报告会的主题是“古代经典与现代阐释”,共有五位发言人,由杜晓勤老师主持,常森老师担任评议人。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的Barbara Bisetto老师首先作了题为“传统注疏中的《谷风》与《氓》:阐释和翻译的面貌”的报告,通过《毛诗正义》《诗集传》《直音傍训毛诗句解》和《诗演义》四本对《诗经》的注疏,提到不同释本造成的《诗经》理解的差异,同时也体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对《诗经》的理解存在差异。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杨铸老师发表了题为“为‘赋’一辩”的报告,指出“赋”与“比”“兴”并非对立,对“赋”不应加以简单的贬抑。杨老师从诗学发展本身谈到了赋的发展,认为“赋”与“比”“兴”一起,共同推进了中国古代诗歌借自然景物意象以实现情感抒发的艺术传统的确立与发展。然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常森老师作了题为“‘思无邪’作为《诗经》学话语及其意义转换”的报告,明确了“思”为语助而非实词,“思无邪”是指三百篇之蕴藏既富且广、无所不包。同时常森老师还详细论证了“思无邪”的内涵是如何一步步地被后来学者置换,特别分析了朱熹认为《诗》之“用”归于使人“无邪”的说法。第四位发言的米兰比科卡大学的Alessandra Lavagnino老师作为首位《文心雕龙》的意语译者,作了题为“文学传统和文化身份:以《文心雕龙》为例”的报告,梳理了《文心雕龙》本身的意味和不同时期受到的评价以及龙学的发展过程。最后一位发言的是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Roger Greatrex老师,他作了题为“论中世纪中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现象起源及论证”的报告,主要论述了天地万物造化如何形成,以及与西方从宗教到科学的过渡之间的关系。报告结束之后,常森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他认为Barbara Bisetto老师的论文通过四部经典对《氓》和《古风》的解释来考察《诗经》的发展,注意区分了注释和意解,对此给予肯定,但同时也指出Barbara Bisetto老师对“不以……见困苦”(《郑笺》)以及“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解释有待商榷,须注意释义变化的发展。对于杨铸老师的论文,常森老师给予了肯定,并补充说明虽然“赋比兴”多是在诗学背景下进行研究,但也有人如钱穆曾把它作为文来研究。此外,常森老师高度肯定了Alessandra Lavagnino老师在龙学领域作出的贡献与成就,也对Roger Greatrex老师的选题表示欣赏,帮助补充了关于“造化”一词的许多材料,并建议要对《造化权舆》慎加评价。而常森老师的报告则由主持人廖可斌老师点评,廖老师认为常老师的论文视野开阔,理论功底扎实,并有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

15日下午举行了第六组学术报告会,本组主题为“多元视角下的现当代中国文学”,共有四位发言人,北京大学秦立彦老师和李杨老师分别担任主持人和评议人。首先发言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贺桂梅老师,她的报告题为“毛泽东诗词与当代文学的‘古今’之辨”,她主要结合1940-1970年代中国文学的总体特点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分析了毛泽东诗词中古今关系转化的原因,并通过文本解读,从形式、内容、抒情主体三个层面阐述了毛泽东诗词是如何转化古今关系的。其后由苏州大学的季进老师发言,他的报告题为“论世界文学语境下的海外汉学研究”,他借助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的理论,探讨了反映各国文学关系的“世界文学”,认为应反思中西文学的关系史,反省后民族、后国家时代新的国际关系和文化交流,从而打开我们认识和解读海外汉学的更大空间。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邵燕君老师进行了题为“全球媒介革命视野下中国网络文学的域外传播”的报告,她辨析了网络文学的概念,认为网络文学是一种新媒介文学,以“网络性”为核心属性,然后以统计资料展现了大陆网络文学在港澳台、东南亚及北美地区的流行程度,并试图分析其原因。威尼斯大学的Paolo Magagnin老师最后发言,他的报告题为“《青铜葵花》的奥德赛之旅: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直面意大利读者”,他首先介绍了曹文轩小说《青铜葵花》在欧洲的翻译及传播情况,然后从译者的角度出发,述说自己翻译该作品的心路历程,并结合具体例子说明翻译策略。李杨老师对四位发言人的报告作出了精彩点评。他高度肯定了贺桂梅老师文章的研究价值,并由此提出应反思当下将文学体裁本质化、非历史化的问题;他认为季进老师的报告展现了比较文学的困境,说明了反思西方主义和东方主义的必要性,给人以很大启发;针对邵燕君老师的报告,李杨老师认为网络文学在中国风景独好的现象值得深思,当前中国面临诸多现实问题,而传统文学无法直接处理这些问题,网络文学或许可能成为一种逃离现实、构建“异托邦”的方式,但对于网络作家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在现实当中无法获得的自由,李杨老师提出了质疑;最后,他赞赏了Paolo Magagnin老师的精彩报告,肯定了他作为《青铜葵花》意语译者的努力,并就意大利读者对于该小说历史文化背景的接受问题提出了疑问。

报告会结束后举行了本届双边学术会议的闭幕仪式。威尼斯大学副校长李集雅教授发表了讲话,她代表威尼斯大学感谢北京大学的倾力组织和热情款待,感谢威尼斯、罗马、米兰、布拉格、苏州、日本、瑞典等多所大学学者的共同参与,最后由衷感谢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志愿工作。与此同时,李集雅副校长再次强调了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呼吁中外学者互相学习、互相包容、加深理解,促进各自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陈晓明教授感谢了远道而来的各国友人,并高度赞扬了他们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对中国文学文化的热情,他也再次肯定了意大利人文精神和文学文化对中国作家及学者的深刻影响。陈晓明教授认为两天的学术研讨和精诚对话增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学者们穿越古今、跨越学科、探索难题、视野开阔的研究极具价值,同时也感谢勤勉翻译并介绍中国作品的几位外国学者,肯定了他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贡献。最后,陈晓明教授和李集雅教授互换纪念品,表达了两校继续合作交往的美好愿景。大会在热烈的掌声和欢乐的气氛中落下帷幕。(文/李莹 许双双)

编辑:拉丁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