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资讯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旋波电子学物理、材料与器件”启动会在北京

时间:2016-10-18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2016年10月3-4日,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俞大鹏院士牵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自旋波电子学物理、材料与器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召开。

北京大学王杰副校长、科学研究部周辉部长应邀出席了会议。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于笑潇、吴根处长代表项目管理部门出席会议并指导项目启动的相关工作。王杰首先代表项目承担单位北京大学热烈祝贺该项目的正式启动,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北京大学将从方方面面对该项目予以应有的支持和配合,预祝项目组取得重大研究突破。周辉对该项目予以厚望,并表示北大科研部将积极配合项目组做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项目专家组成员由校内外15位著名的专家学者组成,包括夏建白院士、李树深院士、沈保根院士、刘明院士、欧阳颀院士、黄如院士、龚旗煌院士,以及王玉鹏研究员、沈健教授、赵建华研究员、韩秀峰研究员、夏钶教授、肖江教授等。与会专家们对项目给予了专业指导和中肯建议。

会议现场

项目负责人俞大鹏院士代表项目组对项目作了总体汇报,张怀武教授、廖志敏副教授、何亮教授和栗佳研究员分别汇报了各个课题组的人员组成、项目内容和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年度任务和指标等。与会人员围绕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热烈发言和深入讨论。

与会专家对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本项目既有前沿的基础研究又有强大的应用背景,新颖前沿,现有基础好,在自旋电子探测手段上独具特色。与会专家还就下一步在如何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如何体现自身优势走在世界前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们建议:加强与自旋波理论研究人员的合作,除了YIG体系外探索新的自旋波电子材料,围绕国家需求做出有显示度的工作。项目组成员认真听取了专家意见和建议,俞大鹏院士表示,项目组将充分吸收专家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研究方案,细化研究制度,建立课题组间的交流机制,保证圆满完成项目任务。

与会人员合影

项目简介:

自旋波是在磁有序材料中电子自旋进动的集体传播过程,具有无热耗散、非欧姆接触、极高工作频率范围、容易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磁子超流等宏观量子效应等优点。基于自旋波的信息传输、逻辑计算有可能成为后摩尔时代信息传输、处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自旋波电子学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潜力,在自旋波物理、材料和器件上的突破将有可能催生低能耗、可重写、高频率的自旋波计算机的诞生。本重点研发项目属于“量子调控-量子信息”专项、“新型磁性材料、磁结构和自旋电子学”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寻找适合于研究自旋波电子器件的极低阻尼系数、低损耗磁性绝缘体/半金属及异质结材料、拓扑材料以及二维材料、反铁磁材料、磁电耦合材料等新材料;2、研究自旋波的激发、传播、干涉、探测,包括自旋波的多场激发与调控、干涉、相位调控,特别是自旋波传播速度与弛豫长度探测等本征性质;利用增强的SOC效应通过外电场激发和操控自旋波;3、研究磁微结构中的磁畴、磁涡旋、司格明子等自旋波动力学问题;通过应变调控磁弹耦合、自旋轨道耦合;制备自旋波平面波导、自旋波天线、自旋波逻辑器件、存储器等器件;4、建立建全自旋波全电学探测、矢量网络分析系统、元素与时间分辨的微区布里渊光散射谱(BLS)、原子分辨的EMCD谱、球差矫正的洛伦兹成像技术、涡旋电子学等自旋表征手段。

编辑:安宁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