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技术特色与教学资源共享-2016年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巡回交流会”于2016年9月21-23日在昆明市召开。交流会由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以下简称“联席会”)和北京大学主办,云南师范大学协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严纯华院士,联席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部长张新祥教授,联席会秘书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许崇任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刘坚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泓教授,辽宁大学副校长徐平教授等嘉宾和领导以及各学科组、管理组组长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设有6场大会特邀报告、4场学科分会和15场学科组座谈会,围绕着理工基础学科、医学技能学科、信息技术学科和文科经管学科的人才培养、实验教学团队建设、实验教学资源建设、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以及资源共享机制等内容开展了深入研讨。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212所高校和22个企业的700余位代表在会议期间相互分享经验、交流心得、碰撞思想。会议期间还举行了“2016年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成果奖”评审会和联席会工作委员会2016年第三次工作会议。

大会现场
开幕式上,张新祥教授和刘坚教授分别代表主办主、协办方致欢迎辞,朱泓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大会主题报告环节由张新祥教授主持。许崇任教授,严纯华院士,徐平教授,联席会华东区管理组组长、东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熊宏齐教授,联席会生物/食品学科组组长、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滕利荣教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学科组组长、大连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梁延德教授作了主题报告,分别就本科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信息技术与高校实验课程融合与重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团队建设、VR技术进展与实训教学等内容与参会者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并结合他们各自的实践与体会对示范中心与虚拟仿真中心的进一步建设提出了宝贵建议。

张新祥致辞

严纯华作大会报告

与会代表认真聆听大会报告
随后,理工基础学科、医学技能学科、信息技术学科和文科经管学科等4个分会,以及15场学科组座谈会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实验教学优质资源整合与共享来促进教研相长,鼓励校企携手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开创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发挥实验教学与实践在高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本次会议多层次、多视角地汇聚了全国高校在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方面的高度智慧,取得了广泛共识。

颁奖典礼
闭幕式上,联席会对评选出的55篇参会优秀论文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获奖证书;72所高校的107个实验教学中心参与了“2016年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成果奖”活动,会议表彰了从中评选出的80项优秀成果(23项一等奖、32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并颁发了证书。

合影
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作为联席会秘书处单位全程负责了本次会议的组织工作。本次交流会与会者众多,组织工作高效有序,交流内容丰富,主题报告精彩纷呈,学术氛围浓厚,问题讨论热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会议在所有参会者的共同努力下圆满落幕。
背景资料
为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部分别于2005年和2013年在全国本科院校开展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虚拟仿真中心”)的建设和评审工作。截至2015年底,教育部已评审出900个示范中心和300个虚拟仿真中心,涵盖44个学科类别。
随着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中心评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促进各中心的沟通交流与协同发展和更加充分地发挥示范与辐射作用,教育部高教司于2008年2月批准成立了高等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以下简称“联席会”),联席会秘书处常设北京大学,日常工作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负责。联席会下设示范中心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由20个学科管理组、5个区域管理组组成。首届工作委员会主任由张新祥教授担任。
联席会成立后,配合教育部在推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联席会将继续结合自身特色配合教育部开展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管理模式和机制改革(包括政策、制度与措施)、研究与开发创新性实验项目、建设优秀实验教学团队、改善实验室条件与环境、加强信息化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编辑: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