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资讯 >

永远的精神财富——记张丽珠教授追思会

时间:2016-09-18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说:“我从张丽珠教授一生中,感受到中国传统优秀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他们没有太多豪言壮语,而是把一生奉献给事业。正因为有张丽珠教授,才有三院妇产科的今天。她所留下的精神影响了每一个人。”

这是2016年9月9日,北医三院张丽珠教授追思会上的一幕。

张丽珠的亲属、学生、同事、患者,以及北医三院的领导满怀着哀思和崇敬,追忆她精彩广阔的一生。

张丽珠出身世家,父亲张耀曾是著名法学家,民国初年曾出任司法总长。自学生时代起,张丽珠便学习、文艺、体育样样出色。早年在英美的留学经历为其打开了医学的大门。新中国成立后,张丽珠毅然辞去在英国的工作,重返祖国。张丽珠参与了北医三院的创建,并作为三院妇产科创始人领导着科室工作。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传说中,张丽珠教授是个“大家都怕”的人。

韩启德第一次同张丽珠接触,是因为要向她借仪器。他听说“全科都挺怕张丽珠先生的”。心怀忐忑和张丽珠接触下来,他却发现“张丽珠教授对我的要求总是给予热情的帮助,是一位非常热情、非常和善的老教授”。

三院的老领导贾廷珍在第一次向张丽珠请教英语时,也有同样的顾虑,不敢去。但硬着头皮敲门进屋后,她感受到张丽珠“不厉害,挺亲切”。

“张大夫脾气急,说话直爽,不了解的人一下子难以接受,但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着急时说的比较急躁的话没别的,都是为了工作。”三院老院长王继山说。

张丽珠的学生“怕”她,是因为她的严格。

陈贵安是恢复高考后张丽珠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我是被张大夫骂得最多的学生,现在回想起来,这种教诲是最亲密的师生之间的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现在真想让张大夫再骂我几次,但却是不可能了。”

吴燕是张丽珠招收的第一届临床研究生。她记得当年最紧张的就是“插尿管”。“张大夫手术时一定要让医生插尿管,当时的插尿管非常不容易插好,每次插管我都特别紧张。”张丽珠对学生基本功要求严格,这几乎“烙印”在每个学生心头。

张丽珠查房严格,她的每个学生都深有体会。乔杰记得“一听说张大夫这周查房,大家不仅要熟悉患者病情,还要把病历背下来。每一个化验结果都得背下来,所有细节都得准备好”。

事实上,当年还是实习大夫时的张丽珠每次接受主任查房,都是手里拿着病历,但从不翻阅,查房前做足了准备,查房时再针对具体病情进行分析。“我认为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的临床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以后,我作为妇产科主任,一直重视以这样的方式带动我的下级和学生。”张丽珠在《我的医教人生》中这样写道。

对老师张丽珠,学生虽“怕”,但更多的是“敬”。

张丽珠学识渊博,堪称医学大师。学生一入学首先是被她的讲课所吸引,紧接着就惊叹于她百科全书般的学识储备。

李美芝说:“自己真是幸运,能够跟随张教授学习、工作58年。”1959年,李美芝成为了张丽珠教授的第二个研究生。

在学生眼中,张丽珠就是“教科书”,就是“标准”。她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医学知识,更多的是对待科学求真求实的态度,对待医学坚持不懈的韧性,对待病人一丝不苟的精神。正是她这种精神成就了她的事业,也被传递给了她的学生。

创业艰辛,一往直前

1988年3月10日,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北医三院诞生。2008年,中国科协评选“10个影响中国的科技事件”,“试管婴儿”位居第五。前四位分别是“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张丽珠教授培育“试管婴儿”的科技成就已被写入我国中学生物教材课本,她也被世人称为中国大陆“试管婴儿之母”。

成绩已然载入史册,但这份成绩的背后是克服重重困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这份毅力更是北医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80年代初,张丽珠教授提出做‘试管婴儿’时,社会舆论并不支持,物资经费都极为匮乏,全院连个保温箱都没有。张大夫列了个所需物资清单,但就是把全院全年的科研经费用在这上面都不够。”北医三院老院长王继山当时被张丽珠百折不挠的精神打动,想尽办法帮她凑经费。

1987年,陈贵安回国前,张丽珠曾特别写信让她到美国第一例试管婴儿成功地——东弗吉利亚医学院妇产科Jones生殖医学研究所,参观学习辅助生育技术。回国后,陈贵安看到的是“一间十几平米的房子,连显微镜都没有”,对比美国人的“一栋崭新大楼”,陈贵安感到灰心。张丽珠批评了她:“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也要做成第一例。”

“试管婴儿”的“创业”阶段,王秀云一直配合张丽珠做临床部分的工作。当时条件艰苦,很多仪器设备要靠张丽珠自己想办法解决。“手术取卵只有一根针,针头钝了,张大夫就自己找钟表铺老师磨尖,消毒后再用。”王秀云回忆。

“试管婴儿取卵时,我们要把盛有卵泡液的试管放在保温杯里,然后助手一路小跑穿过操场,送到北医组织胚胎教研室。”

这一路小跑送卵泡液的助手正是现在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平。她记得“张老师告诉我们,条件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坚持”。

就是靠着这样一种精神,在多少次的失败之后,中国大陆的首位试管婴儿郑萌珠诞生了。“她就是我的奶奶,她给我的家庭带来了希望,给万千家庭带来了希望。”郑萌珠在追思会上说。亚洲首例三胞胎试管婴儿之一的张曼菲也同样来到追思会,表达了这种感思。

面对困难百折不挠,这种精神也在北医三院妇产科传承下来。乔杰说:“如果没有张教授的鼓励,作为临床医生的我绝对不会去做基础研究,去探索生殖的奥秘,还要努力转化,因为这确实特别难。我碰到很多困难,但是因为有她的精神鼓舞,我就会努力去做。”

医者有大爱

表面严格、严肃,但对病人、对学生、对儿女、对丈夫,张丽珠充满“爱”。

在每个人眼中,张丽珠都是一名“好大夫”。韩启德说:“张大夫对每位病人都是一种孺子牛的态度,只要病人有要求,她总是放弃自己来满足病人。”

“做医生就是为了病人,什么都不要怕,这样才能做好医生。”北医三院陈明哲教授回忆张丽珠时这样说。

张丽珠的学生吴燕至今记得,求学时受邀到老师家中过夜,第二天早上一睁眼,就看到老师准备好的早餐。“张老师的每一个学生大概都有这种机会,感受到她慈母温柔的一面。”

张丽珠教授的一双儿女从小便以母亲为自豪。虽然聚少离多,但母亲对他们的爱毫无保留,相比“言传”,母亲对他们更多的是“身教”。

儿子张昭达至今记得他小学五年级时,母亲张丽珠对他的一次严厉批评。因乒乓球打得好,张绍达被选去集体训练,但却因吃不了苦而半途而废。母亲非常严厉地批评了他。“她希望我努力,不能遇到困难就逃。此后,无论在下乡、上学还是工作中,遇到困难我总能够坚持下去。”

女儿唐昭华讲述了母亲父亲之间相濡以沫64年的深厚感情。“妈妈曾和爸爸相约要一起活到100岁,两年来,我目睹妈妈在病痛中坚强忍受,我知道她是在以顽强毅力希望多陪伴爸爸。只要有力气,她每天都会给爸爸唱歌。生命最后时光,只要能睁开眼睛,她总是在寻找爸爸的身影。”

张丽珠的先生唐有琪院士虽已高龄,也亲临了追思会现场,他静静听着发言,常常低着头,似乎陷入深深回忆之中。

两个半小时的追忆时间太短,在座各位时时被打动落泪。

“辛辛尽吾时,不知有穷遏。恳恳尽吾能,不暇问收获。”父亲曾勉励张丽珠的话是她辉煌一生的写照。

张丽珠教授精神长存。(文/徐璐)

相关报道:各界人士送别著名医学家张丽珠教授

编辑:白杨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