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资讯 >

光华管理学院主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空气质量统计诊断模型

时间:2016-09-01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2016年8月17日,由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北大统计科学中心主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空气质量统计诊断模型”项目开题报告会在光华管理学院2号楼召开。

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陈松蹊主持了本次报告会。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邓小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处处长王磊、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远航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自发研究员、北京大学科研部部长周辉致辞,20余名项目主要参加人员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陈松蹊首先介绍了项目的总体结构、主要研发内容、技术路线以及成果形式,五个课题组也分别介绍了各课题组的研究内容。“空气质量统计诊断模型”项目隶属“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试点专项,该项目由空气质量评估、污染物时空统计模型、统计与数值模式数据场构建、数据质量监控以及国民经济与健康等5个课题组成,由北京大学牵头,集合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苏州大学、四川大学等单位的优势研究力量,将用先进统计方法,综合大数据等技术和方法,结合经济发展、制度管理,力争建立能够准确描述大气污染物变化规律的空气质量统计诊断模型,并将在大气治理中实际应用研发的模型。

邓小明对于项目寄予厚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统筹设计,在开题之初就要充分设计好整个规划;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一定要加强;执行团队要善于借鉴、吸收和利用该领域已取得的部分科研成果;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相结合。

王磊则从流程上对项目提出了要求。他认为,需从系统化管理考虑,任务之间要紧密衔接打破隔阂;从规范化角度考虑,结合专项特点细化流程,从前期工作立项评审,到中后期的验收成果,都要形成文件性的规范;从差异化管理考虑,针对不同类型任务要有不同管理办法;在专项内部,实现信息共享也非常重要。

张远航就“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试点专项的整体设计进行了通报,并就该项目下一步执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指导。

王自发等专家强调下一步的执行是关键,建议成立专家组,更加突出与实践与管理相结合,从理论走向实践,走向政府大气管理决策。

最后,周辉就北京大学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情况向与会人员进行了通报。

会议合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中新设立的计划,面向事关国计民生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的研究,按照重点专项的方式组织实施,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重点专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的载体,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围绕解决当前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和突出问题、以目标为导向的重大项目群。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共完成了42个重点专项的指南发布、项目评审和立项工作,包括6个试点专项和36个重点专项。

编辑:白杨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