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7日,北大与北京市科委在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共同组织召开首都科技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工作现场会。此次现场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的意见》,进一步促进科技资源服务企业和产业发展、服务创新创业。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实验室与设备部部长张新祥、副部长黄凯出席会议。
林建华代表学校致辞。他简要回顾了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7年来不断进步、积累和开拓的发展历程,肯定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在撬动科技资源、服务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林建华谈道,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领导者,大学应通过自身的创新发展引领和带动所在区域的发展,并通过双方合作实现共赢。北大高度重视与市科委在各领域内的合作,共建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就是近年来重要的合作举措之一。自2009年首批入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以来,北大基地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的牵头组织下,先后梳理并实现了全校近20亿科学仪器优质资源向社会开放,促进了校内各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实体单位为企业提供分析测试及深度研发服务。学校对优质教学、科研、智力资源进行了精致化整合,并实现了高度开放与充分共享,用扎实的工作落实和践行了国务院70号文“关于加强科研设施与科学仪器开放共享”的精神,履行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最后,林建华表示,北大将继续依托资源优势,着力提高资源的社会服务能力,与市科委以及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其他成员单位携手,为将北京市率先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中心而努力奉献。

北京市科委党组书记呼文亮、房山区代区长陈清分别致辞。他们表示将科学履行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与监管体制,为首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扶持和政策红利,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的形成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随后的签约仪式中,张新祥代表学校与市科委副主任郑焕敏签署了新一轮共建协议。林建华、呼文亮、陈清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

背景资料:
2009年,北京市科委与北大、中科院等单位共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时任校长周其凤代表学校与市科委进行了首轮签约。经过7年的建设运营,首都科技条件已经建立了包括北大、中科院等在内的27家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军民融合、生物医药等12个领域中心,以及朝阳、房山等14个区县工作站为主体的“小核心、大网络”的工作体系和科技资源开放服务体系,形成了科技资源整合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北京模式”。
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建设与运营工作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牵头组织,基地负责人为设备部副部长黄凯,学校科技开发部、各校级科学仪器公共平台、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旨在整合校内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学校引领创新和支撑创新的功能,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7年来,基地在测试服务、深度研发、仪器创制以及成果转化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连续在绩效考评中获一等奖,排名高校基地首位。
编辑: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