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成立于2023年,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四个研究方向。本站立足西部,放眼全球,充分发挥重点综合型大学优势,与学校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为推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助力。
一、导师介绍
刘峥,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重庆市体育学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体育科技专家、重庆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家库入选专家。
二、研究领域
团队主要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展开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近几年主要聚焦体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
三、招收条件
(一)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二)身心健康,能够胜
(三)年龄在35周岁以下,且获得博士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
(四)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SCI、CSSCI、SCI、CSCD 论文或取得相当水平科研成果;
(五)体育学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背景;
(六)仅招收
四、相关待遇
(一)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在站期间根据相关规定动态调整。
(二)基础绩效:12000元/月。
(三)奖励绩效
达到I类出站条件补足到100万元(实际发放的奖励绩效为扣除已发放的基本工资、基础绩效的差额,下同),达到II类出站条件补足到60万元。
(四)“博新计划”奖励
(五)租房补贴
(六)生活补助
(七)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学校按照国家规定为
五、招收程序
(一)个人申报
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报名自荐,请提交下列申请材料至
(1)个人简历
(2)学历、学位证明材料
(3)科研水平证明材料:博士论文、近三年发表论文、其他科研成果证明。
(二)考核聘用
达成进站接收意向后正式报名,开展面试考核,择优确定拟聘用人选。
六、联系方式
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秘书宋鹏
联系电话:13637999096
西校〔2021〕319号 关于印发《西南大学“含弘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pdf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eWaxBi-HGO6yDlT7pYMNag
应聘时请将简历抄送一份到:chinayanjiusheng@126.com,邮件标题:应聘单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博士研究生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