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国际合作实验室“光电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二维材料研究课题组博士后招聘
实验室负责人:
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张文静教授
千人计划青年项目时玉萌教授
一、研究方向(每个方向招1-2位博士后)
?材料合成制备:化学气相法(CVD、MOCVD、PECVD、VPT等);水热制备;固态反应
?材料表征:电化学、XRD、SEM、共焦拉曼光谱(confocalRaman)、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电学测量、表面物理
?材料应用:场效应晶体管、光伏、柔性电子
?其他方向:传感器、催化材料、能源存储等,研究方向不限。
二、应聘条件
?具有或即将获得材料、光学、物理、化学或相近专业博士学位
?博士期间发表较高水平SCI论文1-2篇以上
?具有丰富搭建实验室经验的博士生优先
?英文沟通能力
三、工作地点
深圳大学
四、聘期待遇
?聘期
聘期待遇
?聘期2年。
?工资结构(年薪税后25.5-28万+):
?深圳大学每年发放博士后研究人员工资8.4万元RMB(2016年政策)
?开题以及中期考核合格后,深圳市政府各发放12万元RMB(免税)的博士后津贴,聘期共发放两次。
?深圳大学提供住房补贴(2400/月税前)同时享受学校中级教师的住房待遇
?课题组将视申请者资历给予科研津贴(>2000/月)。
?满足出站要求后的成果的论文与项目,将有高额奖励。
?可独立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和博士后研究基金
五、发展前景(根据2016年深圳市政策):
出站后可优先推荐留深圳大学工作
?博士后出站后留深圳工作可申请30万元RMB科研启动经费
?符合深圳市后备级人才条件的可以获得80万RMB的住房补贴
?海外博士留深工作可以申请深圳市孔雀计划160-200万住房补贴;
?若留深大可申请300-500万科研启动经费(2016年高层次人才政策)
六、研究组介绍
深圳大学-光电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于2014年6月13日正式成立。中心面向科学研究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二维材料光电领域的高新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强调原始性创新技术研究和开发。为结合国际知名大学和深圳大学的研究资源,做出国际领先的一流研究成果。中心已经与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签署协议共同建设联合创新中心,双方可互派博士生和博士后。
我们的研究组以“材料合成-性质表征-功能应用”作为指导:即通过多种材料合成技术实现具有不同特性的二维材料的大面积、低成本制备,深入研究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并针对其特性将其应用于高性能二维材料光电器件中。
在这一研究思路指导下,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二维无机层状材料及其异质结构可控制备,实现从绝缘体、半导体到导体的全二维材料制备及集成。
(2)系统研究新型二维层状材料的物性,尤其是异质结构二维材料在电子输运,光致及电致发光,激子能量传递等方面的特性。
(3)基于材料的制备及物性研究成果,研发出轻便、高效、可弯曲的二维电子器件及产品,如柔性传感器、薄膜太阳能电池、电致发光元件、全固态柔性电池等。
1.张文静教授科研背景如下:
?PhD:北京大学电子学系(2003-2008)
?博士后研究研究员:NanyangtechnologicalUniversity,Singapore(2008-2010);
AcademiaSinica,Taiwan(2010-2013);
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2013-2014)
?教授:深圳大学(2014-现在)
?获2014年“千人计划”(青年项目)
个人网页:http://scholar.google.com.sg/citations?user=Gs_tcIAAAAAJ&hl=en
张文静,特聘教授,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2014年)。在NatureCommunications,AdvancedMaterials,NanoLetters,ACSNano等国际一流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发表论文10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7篇。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的论文,被NaturePhysics副主编选为物理领域的研究亮点,以Highlight的形式在NaturePhysics报道。第一次制备出高品质多层二维半导体原子晶体MoS2和高品质单层二维半导体原子晶体MoS2,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2.时玉萌教授科研背景如下
?PhD: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07-2011)
?博士后研究研究员:NanyangtechnologicalUniversity,Singapore(NTU)
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MIT)
SingaporeUniversityofTechnologyandDesign(SUTD)
KingAbdullah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KAUST)
?教授:深圳大学(2016-现在)
?获2015年“千人计划”(青年项目)
ResearcherID: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A-7349-2012
时玉萌,特聘教授,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2015年)。长期致力于低维度纳米材料的研究,尤其以低维纳米材料的合成制备作为坚实的研究基础,对纳米材料的基础物理及化学特性深入研究,开发其在光电子器件、新能源及等方面的应用。时玉萌博士及研究组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发表20余篇。总引用次数大于5500次,仅单篇引用超过100次的论文就达18篇,平均单篇引用次数大于90次,H-Index26。第一作者所发表的论文多见于国际一流期刊包含:Science1篇,ChemicalSocietyReviews1篇,NanoLetters2篇,ACSNano1篇,ScientificReports3篇,MRSBulletin1篇,Small3篇,PhysicalReviewB1篇等等。著有《碳纳米管---光敏聚合物复合材料》专著章节一篇。研发的六角氮化硼合成技术已获得美国专利1项。
七、应聘资料
有意者可先将个人简历和代表成果发至联系人邮箱,经面试后进行双向选择,对于递交的应聘材料给予保密。录用后,请补交学位证明和导师推荐信。
八、联合培养博士生
同时也招生深圳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与美国罗格斯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博士生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书和从事研究,毕业后拿新加坡国立大学或美国罗格斯大学博士学位。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代表成果以及英语成绩发给联系人
九、报名截止日期:招满为止
联系人
深圳大学-光电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张文静教授
Email:wjzhang@szu.edu.cn(中国大陆),wjzhangpku@gmail.com(海外)
深圳大学-光电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时玉萌教授
Email:yumeng.shi@szu.edu.cn(中国大陆),yumeng.shi@gmail.com(海外)
有意者可先将个人简历和代表成果发至联系人邮箱,经面试后进行双向选择,对于递交的应聘材料给予保密。录用后,请补交学位证明和导师推荐信。
来源:
http://szuhr.szu.edu.cn/idxNewsView.asp?nID=364&page=1
高.中国研究生招聘网发布
应聘时请将简历抄送一份到:chinayanjiusheng@126.com,邮件标题:应聘单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博士研究生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