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复旦类脑期待卓越的您!2022年复旦大学光华青年学者论坛-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分论坛

时间:2022-12-09来源:博士研究生招聘网

一、邀请函

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分论坛由复旦大学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承办。

本论坛旨在为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领域的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分论坛学术研讨会和人才洽谈会等形式,围绕国际学术前沿,探讨学科热点问题,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我校战略人才引进计划和“超级博士后”计划的实施汇聚全球英才。

Young Scholars are the future of academic research. Fudan-Guanghua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Young Scholars aims to create communication platforms for global young talented scholars of various research fields to discuss cutting-edge research spotlights, to resolve frontier academic problems and to enhance cooperation among distinct disciplines. The Forum also offers young scholars a taste of research environment and a package of know-how for research in China, specifically at Fudan University. It would eventually foster the Strategy Elite Project and “Super Postdoctoral” Project to help attract from world-wide young researchers to work at Fudan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Brain-inspired Intelligence sub-forum of Fudan-Guanghua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Young Scholars is hosted by the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Brain-inspired Intelligence (ISTBI).

诚挚邀请具有数学、统计、神经科学、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临床神经科学等相关背景的青年科学家参加本论坛!本次论坛将定于202212月底-20231月中旬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

We sincerely invite young scientists with mathematics, statistics, neuroscience, informatic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linical neuroscience and other relevant backgrounds to participate in this forum! The forum will be held online and offline from the end of December 2022 to the middle of January 2023.

二、论坛拟聚焦五个前沿方向

认知与神经调控

从微观、介观、宏观尺度解析记忆、决策、情感等认知活动的大脑机制,探索脑功能网络协同作用机制及其在大脑高级认知功能中的作用,进而发展脑机交互智能神经调控、人机交互认知行为干预、闭环神经康复等前沿理论与技术,开展从机制、技术到应用的神经与精神疾病精准诊疗转化研究。

生物信息与脑科学

基于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和计算科学等领域的交叉研究基础,采用蛋白、突触、神经投射、系统等多层次及分子、神经网络、行为范式等多尺度技术组合,建立和发展基于生物学基础的脑信息处理与认知原理解析理论体系。

全脑计算与类脑智能

基于脑图谱数据建立跨尺度脑网络计算模型,开展全脑尺度神经网络理论研究和仿真,模拟多种神经环路和认知功能,解析疾病的发病机制,启发类脑智能学习新理论、新算法和新框架,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论发展。

神经影像与转化

针对多组学多模态生物医学大数据,建立和应用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开发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标,发展健康风险预测、智能诊疗及干预、预后评估以及智能神经调控等理论与技术。同时发展脑影像技术与转化医学,基于高场人体和动物磁共振系统,针对重大临床问题,研发新型磁共振成像技术、重建技术以及硬件;提升结构、功能、代谢等多尺度磁共振测量精度;并结合脑磁、脑电、近红外等,形成多模态脑测量体系。

类脑智能技术与应用

基于智能科学的新理论、新算法和新框架,开展脑疾病个性化医疗转化研究;研发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理论以及新一代无人系统技术,在自动驾驶、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

三、参会信息The Information 

时间:202212月底-20231月中旬

TimeEnd of December2022 - Middle of January2023

举办方式:线上/线下结合

Holding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承办单位: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科创中国”复旦类脑智能创新基地

“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111创新引智基地

四、申请条件

青年人才

1)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2)具有海内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

3)在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生物信息学、统计学、计算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类脑计算、多组学多模态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技术与应用、神经影像学、磁共振技术开发等相关领域取得一定成绩或具有良好发展潜力。

超级博士后

1)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或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3)海(境)外世界排名前100名高校或学科排名前100名的优秀博士/博士生;国内C9高校或教育部学科评估A+学科的优秀博士/博士生;以及其他科研成果突出的博士/博士生。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Faculties

1.Age below 40;

2. Hold PhD degree from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universities;

3. Hav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nd great potentials in specific research area.

Super Postdoctoral Proposals

1. Age is preferred under 35 years old;

2. Ph.D. candidate or certificated Ph.D. degree within 3 years generally;

3. Outstanding Ph.D. candidate or Ph.D. holder from the top 100 universities or disciplines ranked in the top 100 worldwide (2019U.S. News, QS, TIMES and ARWU); Outstanding Ph.D. candidate and Ph.D. holder from C9 League universities in China or from the A+ subjects of discipline assessment 2018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Other candidates for Ph.D. or Ph.D. holders wit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五、申请方式

请于20221220日前发送最新简历至邮箱:dan_wang@fudan.edu.cn, 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毕业学校+本人姓名 ,研究院进行资格审核后,于20221225左右发送邀请函。

Please send your CV to

dan_wang@fudan.edu.cn

around DEC. 20th, 2022.

Qualified applicants will receive official invitation letter via E-mail to participate in the Forum before DEC. 25th, 2022.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86-021-65648171

联系邮箱:dan_wang@fudan.edu.c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Brain-Inspired Intelligence

Miss Wang: +86-21-65648171

Email: dan_wang@fudan.edu.cn

七、研究院简介

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56月,是国内高校最早成立的脑科学与类脑前沿交叉研究机构。研究院面向脑与类脑重大科技前沿,依托复旦大学数学、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优势,开展认知神经科学、计算生物学、计算精神病学、人工智能算法、类脑智能技术与转化等前沿基础和应用研究,建设世界一流的脑与类脑前沿研究和科技创新机构。

国际化跨学科人才团队

研究院拥有一支学养深厚、视野开阔的跨学科国际化研究团队,截至202211月,研究院拥有教职工122余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77人,技术和管理支撑团队45人。国家级人才项目15人次、省部级人才项目33人次。沃夫森研究功勋奖、洪堡学者、美国心理学会奖终身成就奖等7人次。近年来,从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等国际一流高校引进了一大批朝气蓬勃、思想活跃的海外青年研究人员,海外引进人才占比近80%。同时聘有一支技术过硬、爱岗敬业的教学科研辅助人员40余名,已形成了学科交叉特色明显、人才梯队日趋合理的人才发展良好格局。2018年以来,我院有11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学科学家、全球前2%神经科学领域顶尖科学家、中国高被引学者,正在成长为国内外脑与类脑研究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全链条体系化研究单元

研究院拥有“科创中国”复旦类脑智能创新基地、“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111创新引智基地、“上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多个省部级及以上平台,正在筹建“计算生物学与类脑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院下设认知神经科学中心、计算系统生物学中心、人工智能算法研究中心、群体神经科学中心、神经与智能工程中心等多个研究单元。

全球顶尖仪器设备平台

目前拥有实验技术空间4000平米,在建8300平米,办公空间8000平米。同时拥脑成像设备、在体光学成像系统、认知与行为实验平台、神经调控平台、智能机器人技术开发平台等前沿研究设备200多台套以及多维度脑科学共享数据库,总价值超过2亿。

其中,张江国际脑影像中心是亚洲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脑成像平台之一,为开展脑科学前沿和转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支撑。配备5台涵盖从小动物到人体全套磁共振成像设备系统,多台近红外光、脑电、脑磁图等实时脑功能监测系统,以及直流电刺激、经颅磁刺激、超声脑刺激等脑调控系统。认知神经科学平台拥有光学脑成像设备及认知行为解析设备,包括HyperScope双光子序列断层成像平台、双光子钙成像平台等设施。同时,研究院在建高性能计算平台,包括大规模异构计算单元,200Gb高速网络系统和大容量并行分布式文件系统和600GPU计算单元,整个系统将构建10PB以上大规模存储,可满足类脑应用对数据存储和分析的需要。

智能领域产学研重大示范应用

研究院不断加强科研创新前瞻性布局,瞄准重大学术前沿,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创新能级和成果质量不断提升。围绕智能电网、智慧物流、自动驾驶等重大社会经济民生领域,与一汽集团、中铁集团、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等龙头企业合作,开展智能领域产学研重大示范应用。

全球前沿研究合作伙伴网络

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悉尼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华威大学签署校级合作协议,与20多家海外高校建立密切合作伙伴关系。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共建“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111创新引智基地,推动临床神经科学和计算神经科学领域深度合作;与剑桥大学聚焦认知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共同筹建“上海-剑桥脑健康研究院”;与悉尼大学联合成立脑与智能科学联盟(BISA);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共建“复旦-KCL群体神经科学中心”等,不断提升研究院的全球学术影响力。

承担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任务

2015年以来,研究院团队在Nature系列、Science系列等顶级科研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国际高水平论文78篇。建院以来,研究院累计承担参与纵向科研任务6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牵头上海市“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应用研究”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为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网络单位,正在承接国家和上海市脑与类脑相关重大研究计划的战略研究和任务组织,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脑与类脑前沿研究和科技创新中心!

官网:https://istbi.fudan.edu.cn/

 

诚邀海内外英才加盟我院!

八、复旦大学简介

复旦大学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 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确立了27个“双一流”建设学科,是一所世界知名、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目前,复旦大学有直属院(系)35个,附属医院17家(包括附属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儿科医院、妇产科医院、眼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等)。在校普通本、专科生13623人,研究生22610人(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大陆港澳台生),留学生3672人。我校在职在编教学科研人员3151人(含正高级1281人,副高级1254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47人。

复旦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44位,位列国内高校第3位。在学术影响力方面,复旦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领域数19个,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2名(并列),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全球1‰。

人才安居综合保障

复旦大学高度重视教职工关切的民生工程,努力整合和优化校内外资源,不断完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生活条件支持,精心打造人才安居乐业的“后花园”。

2018年,复旦大学成立基础教育集团,着力深化高等教育与区域基础教育联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合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满足教职工子女接受优质基础教育的需求。

截至2019年,复旦大学已与上海地产集团、上海城投集团分别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不断拓展储备房源,积极探索整体租赁、集中管理的住房保障机制,搭建多层次的学校住房保障体系,破解教师住房难题。

应聘时请将简历抄送一份到:chinayanjiusheng@126.com,邮件标题:应聘单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博士研究生招聘网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