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简介
肿瘤免疫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暨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及治疗安徽省重点实验室(https://timilab.ayfy.com/)依托安徽医科大学及附属第一医院等相关平台建设。中心主任为
实验中心具备完善的平台技术和实验设备,拥有Thermo Scientific 300kV冷冻透射电镜(Krios G4)、Leica激光共聚焦超高分辨率显微镜、BD激光流式细胞分选仪(FACSAria™III)、Cytek全光谱多色分析型流式细胞仪(Aurora)、奥林巴斯多光谱组织切片扫描分析系统(VS200)、Radsource生物学X射线辐照仪(RS2000pro-225)、蛋白表达纯化系统等。此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中心集实验动物繁殖、实验动物模型构建、临床移植动物试验、动物表型分析和食品药品安全性评价为一体,拥有包括全套动物影像设备。
本团队凝聚肿瘤免疫学等多学科的科研力量,已形成一支学风严谨、富于创新、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近年来实验室成员在Nature,Cell,Cancer Cell,Immunity,Journal of Hepatology, Gut等知名期刊发表多篇SCI论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本中心将积极开展肿瘤免疫治疗相关基础及转化研究,产出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更好、更快的向临床转化;同时形成更多高质量的临床指南、肿瘤防控策略,提高肿瘤的诊疗水平,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招收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含2025年应届)且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三年,品学兼优,身体健康;申请从事第二站及以上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获博士学位的年限不受限制。
2.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
3.在影响因子3分及以上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
4.专业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药学等相关专业;
特别优秀的博士生可不受年龄、毕业年限等限制。
四、招收类型
按培养目标,分为临床医学博士
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目标旨在提升博士后临床诊疗能力和临床科研能力,为医院储备具有较高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临床型人才。临床博士后在站期间需参加
科研博士后培养目标旨在
五、福利待遇
1.年薪:全日制A类博士后年薪最高可达45万元(年薪36万元+申请中国博士后基金安徽联合资助项目9万元),B类博士后年薪30万元/年,C类博士后年薪24万元/年,具体可详询人力资源部。
2.租房补贴:享有2000元/月的租房补贴;
3.科研经费:5-10万元的科研经费,考核优秀者可由学科或博士后导师追加科研经费;
4.科研奖励:在站期间发表文章或获得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科研资助根据医院在职人员科研奖励办法享受同等科研奖励;
5.博士后可申请医院博士后国际培养计划,资助标准为每人18万元的生活补贴,同时医院支持博士后申报各类项目;
6.择优留院:对于德才突出、业绩优异的博士后人员,可不占当年招聘指标优先留院工作。
六、实验室博士后导师介绍
实验室负责人
孙倍成,教授,主
实验室团队成员
张文杰,外科学博士,肝胆胰及移植二病区副主任,副主
姜润秋,南京医科大学外科学博士。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技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肝癌相关的肿瘤生物学及免疫学研究。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5篇,包括Cell metabolism, 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Hepatology,Hepatology,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Oncogene,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J Immunol 等国际知名期刊,第一及通讯作者文章累计影响因子超过600分。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同时获得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333第三层次“,”江苏省重点医学人才“等人才项目资助。邮箱:jiangrq@nju.edu.cn
王守宇,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技师,安徽省领军人才。课题组围绕肿瘤表观遗传的分子机制及临床转化展开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Cancer,Gut (3篇),Advanced Science,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Cell Research,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6项和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华夏医学奖和国际毒理学会青年学者奖。联系方式:shouyuwang@ahmu.edu.cn
江依洋,2024年安徽省海外高层次引才青年计划获得者。2018-2022年在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StephenLong教授研究组进行博士后工作。现为实验室冷冻电镜结构表征平台负责人。在Science,PNAS,PloSPathogen,NatureStructural& Molecular biology, Structure,Structure,Drug resistance updates 等期刊发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学术论文。研究方向为代谢疾病、肿瘤相关重要膜蛋白的结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疾病蛋白质靶点的抗原改造及单克隆抗体设计、筛选等。获得2021年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十大科学突破奖。Email:yyjiang8990@163.com,yyjiang@ustc.edu.cn
王子露,安徽医科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墨尔本大学的The 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2024年5月回国加入安医大一附院教育部肿瘤免疫医药基础创新中心。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第一作者在Cancer Discovery,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等在内的高水平专业杂志发表论文若干篇。研究方向:TP53不同突变体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以及创新疗法的研究和开发。联系方式:2024500014@ahmu.edu.cn
王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非,女,201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2019-2022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鼓楼医院任助理研究员,2023年2月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
武鹏凯,男,安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聚焦于生物材料、药物递送以及基因、蛋白质与细胞工程等交叉前沿领域,旨在针对临床发现的新型治疗靶点,构建安全高效的药物递送系统。特别是依托天然产物在食品和保健品领域的良好转化潜力,开发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天然产物纳米递送平台。目前已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Biomaterials》《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承担多项科研平台建设与转化任务。电子邮箱:wupengkai@ahmu.edu.cn。
王小成,校聘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
七、应聘程序及联系方式
应聘人员将个人简历及相关附件资料命名为:“姓名+意向合作导师”,打包发送至医院人力资源部邮箱ayfybsh@126.com,简历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学术成果简介(含研究方向、代表性著作、主持项目、获得专利和奖励等情况),相关附件资料为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发表论文检索报告等证明材料。医院将每季度组织一次博士后进站考核,经考核合格后协助办理进站手续。请申报人员复制网站(https://www.wjx.top/vm/w8vJpzE.aspx#)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
二维码(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
电话:0551-62922845
E-mail:ayfybsh@126.com
邮编:23003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www.ayfy.com/info/1196/26855.htm
应聘时请将简历抄送一份到:chinayanjiusheng@126.com,邮件标题:应聘单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博士研究生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