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医疗招聘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21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时间:2021-06-28来源:研究生招聘网

一、医院简介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建于1956年,坐落在武昌东湖之滨,毗邻武汉中央文化区楚河汉街。医院编制床位3300张,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注重科技创新和转化,综合实力位列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百强,科研学术影响力跃居全国30位,王行环教授团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际最新Nature指数跻身全国医疗机构前十,入选全国进步最快医院榜单。

连续3年位居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前100名,2016年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牵头单位,依托中南医院建设了湖北省人类遗传资源保藏中心、武汉大学人类遗传资源保藏中心。为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研究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医院先后被国家卫健委授予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佳医院、爱婴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城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武汉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先进集体、武汉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是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医保异地就医转诊定点医疗机构、武汉市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定点医院、AAA级新农合省级定点医疗机构。

二、合作导师

赵剡教授

赵剡,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兼急救中心主任,湖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湖北省急救与复苏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湖北省急救技能培训中心主任、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急救技能培训中心(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主任、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委、武汉地区急诊医学诊疗中心主任、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急诊青年医师协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医学顾问。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的诊治、急诊质量控制、急诊医学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和大数据分析。先后承担科研项目15项,省级项目7项,地区级项目1项。2015至今,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37篇,SCI收录18篇,单篇论文最高SCI影响因子4.936分,累计影响因子48.4208。出版专著(译著等)共12部。

研究方向:

1.创伤性脑损伤后脑血管自动调节障碍、脑损伤修复的机制研究;

2.急危重症机械通气诱导的膈肌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3.心肺脑复苏相关基础、模拟与临床研究;

4.代谢综合心肌功能不全机制研究。

张元珍教授

张元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首席专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发育源性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湖北省产前诊断与优生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市生殖健康与优生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妇产科学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女医师协会会长、湖北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中国生育健康杂志》《医药导报》编委,《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特邀审稿专家。主要从事出生缺陷的预防、产前诊断与优生咨询、生殖医学等方面的临床和科学研究。主持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科技部973前期专项课题1项,湖北省科技惠民计划1项,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1项、湖北省卫生厅重点项目1项,湖北省科技创新项目2项,湖北省卫健委重点项目1项。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表科技论文近两百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百篇,累积影响因子200多分,其中单篇最高影响因子60.392分。200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入选湖北省首届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工程。2015年入选武汉大学351人才珞珈杰出学者。

研究方向:

1.利用临床样本,运用基因组学技术,开展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无创产前诊断技术研发及临床转化研究;

2.生缺陷致病基因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深入功能学研究;

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导致不孕不育、胚胎发育异常的临床相关性研究及分子机理研究。

叶啟发教授

叶啟发,德国海得堡大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移植医学中心首席专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疾病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移植医学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及工程技术委员会主委,兼任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工作委员会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会长及移植器官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委、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会长等多项职务。

从事肝胆胰外科和门脉高压外科40余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背驮式肝移植技术,已创建背驮式肝移植国内、国际领先技术17项,保持背驮式肝移植最长存活记录(超过20年),技术在国内33家大型三甲医院推广。以自体肝移植技术缓解肝源难题,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自体肝移植术,主持制定《自体肝移植国际共识》,取得肝癌术后最长存活14年(仍在随访中)记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辐射到全国。拓荒中国公民捐献器官移植之路,牵头制订9项行业规范和标准,为国家卫健委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推动中国器官捐献事业与国际接轨。应用自主研发的机械灌注系统(低温、亚低温、常温,携氧与非携氧)优化器官质量,将天然高分子血液净化吸附材料应用于肝肾功能衰竭与器官维护,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打破国际技术垄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50余项,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项20余项。主持制定国际、国内共识及行业标准9项,获国家专利27项,主编参编论著16部,发表论文632篇,SCI论文113篇,其中SCI最高影响因子21.95,成果被引用2273次。荣获第三届国之名医最高奖项“国之大医·特别致敬”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湖南省政府“芙蓉学者计划”成就奖、“江城金口碑”医生,当选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中南大学首届“湘雅名医”、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研究方向:

1.背驮式和自体肝移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2.心脏死亡和脑死亡供体器官功能评价、维护、修复和修饰;

3.天然高分子转化医学研究;

4.生物人工肝吸附材料研发;

5.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相关机制研究和临床验证;

6.移植微生物感染和免疫精准治疗;

7.移植病理和免疫相关基础研究。

周芙玲教授

周芙玲,主任医师,珞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大内科教研室副主任。2018年度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武汉大学2016年度“351人才计划”入选者,珞珈特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输血医学装备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分会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常委。湖北省医学会血液分会委员。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血液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工作,擅长不明原因发热、骨痛、淋巴结肿大及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治。2011-2014年先后在美国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及斯坦福国际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血液肿瘤相关基因及免疫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重点项目1项。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Oncogene,Blood Rev及 Oncoimmunology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国家专利5项。长期担任leukemia等杂志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

血液病治疗或肿瘤基因免疫治疗

熊斌教授

熊斌,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胃肠外科科主任,胃肠外科党支部书记。主要学术任职为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胃癌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腹膜肿瘤专业委员会(学组)主任委员,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ESCO)副理事长,湖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恶性肿瘤转移机制及早期防治研究工作,在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事恶性肿瘤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长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及恶性肿瘤转移复发机制的研究,在胃癌和结直肠癌的规范性多学科综合治疗和规范性手术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15.4,他引2000余次。作为副主编出版专著2部,参编专著2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目前承担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基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转化医学及交叉学科研究联合基金、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肿瘤学)注册临床研究项目等。

研究方向:

1.消化道恶性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2.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干预。

吴高松主任

吴高松,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乳腺甲状腺疾病学部主任;湖北省乳腺甲状腺学会会长兼理事长;卫生部(卫健委)规划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点视听教材《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技术改进及规范》主编。

在国际甲状腺乳腺外科领域,实现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与核心理论构建:美国乳腺外科学会会刊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发表封面论文“原创性手术方法—上肢淋巴系统功能保护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同期刊发国际权威专家长篇正面评论;发表“甲状旁腺功能分型”,提出甲状旁腺功能保护策略;发表“临床实用性喉上神经分型”,提出喉上神经解剖性功能保护理念;美国甲状腺学会会刊VideoEndocrinology发表五种冠名“吴高松”甲状腺规范术式;美国甲状腺学会会刊Thyroid发表术中预测神经功能性完整性的标准,为甲状腺手术精准功能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主持或参加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卫生部教材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等项目。2017年至今,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38篇,单篇论文最高影响因子7.786分,累计影响因子136.168分。

研究方向:

1.乳腺癌雌激素信号通路及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研究;

2.甲状腺未分化癌化疗疗效相关性研究;

3.甲状腺、甲状旁腺、乳腺疾病临床研究。

喻爱喜教授

喻爱喜,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创伤与显微骨科主任,骨科党支部书记,享国务院特殊津贴。湖北省第一、二届医学领军人才(骨科学),武汉市黄鹤英才,兼任湖北省创伤显微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市显微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显微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分会副会长、湖北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副主编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创伤显微修复、生物医用材料基础与应用、骨肿瘤等。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SCI收录五十余篇,其中一区论文10余篇,一篇论文获2010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际学术论文;获国家及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等共十余项,已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60余名。

研究方向:

1.骨科创伤及显微修复;

2.生物医用材料基础与应用;

3.骨肿瘤。

徐海波教授

徐海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第二届医学领军人才。主要进行中枢神经系统放射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子影像学等领域的研究。已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硕士研究生70余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国家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在Small,Biomaterials,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JAMA,Nat Genet,cell metabolism等SCI杂志发表60余篇。研究团队致力于探索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精准诊疗评估,以及意识障碍病理机制的结构功能变化研究。

研究方向:

1.脑胶质瘤病理机制的分子影像及其AI研究;

2.意识障碍病理机制的结构功能成像及其AI研究。

鲁志兵教授

鲁志兵,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内科主任,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青年委员、室性心律失常工作组委员、起搏工作组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心血管病学会心律失常分会委员、湖北省CIT心律失常青年俱乐部主席,中国绿色电生理联盟湖北分部副主席,全国心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导师。任美国SCI杂志Autonomic Neuroscience:Basic and Clinical杂志主编(editor),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特邀审稿人,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JAMA Cardiology和Circulation: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等权威杂志上共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面上项目共3项,主持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基金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华夏科技一等奖,珞珈青年学者。团队多年来一直开展基础和临床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尤其是对心律失常的诊治有丰富的积累;围绕主要心血管疾病,包括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扎实的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

1.心律失常的自主神经机制研究;

2.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和分子机制研究;

3.代谢性疾病的心血管表现。

李一荣主任

李一荣,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验科主任,主任技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免疫学博士,美国“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博士后。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等多项课题。主要从事病原菌糖组学与感染免疫的研究,在Mol Microbiol和JB等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现兼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检验技术标准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风湿免疫学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医学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委。同时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和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

1.重要病原微生物感染及致病机制;

2.炎症与肿瘤。

彭志勇教授

彭志勇,长江学者,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雷神山医院团队成员)获得者;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暨湖北省候任主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常委、美国重症医学会科学评审委员会委员、欧洲重症学会急性肾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NIH项目评审专家、爱尔兰国家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杂志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USA) 、Blood Purification (Europe)编委,是众多医学杂志(CCM,CC,ICM,BJA)审稿人。承担1项科技部新药创制重大专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重点基金项目。曾获得过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启动基金,主持过2项美国NIH重大攻关项目的子课题,发表SCI文章60多篇,其中包括包括国际顶级医学杂志如JAMA、Nat Rev Nephrol、Kidney Int、Diabetes Care、Crit Care Med、Crit Care等,总影响因子300多分,参与编纂英文论著4本,3次获美国肠内外营养学会及美国重症学会的奖励,多次获邀在美国重症年会、欧洲重症年会等重症医学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科研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研究方向:

1.急性肾脏损伤基础与临床研究;

2.临床方面,主要关注肾脏损伤标志物及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

3.基础方面,主要研究肾脏损伤的基因调控机制及免疫分子机制;

近年来研究涉及细胞自噬,线粒体代谢,内质网应激,铁死亡及细胞免疫调节等方面。

蔡红兵教授

蔡红兵,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瘤科主任,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担任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妇幼保健妇科微创分会常委、湖北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常委会等多项学术团体职务。任《肿瘤防治研究》、《医药导报》编委,《Gynecologic Oncology》、《Cance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等杂志的特约审稿专家,主要从事宫颈癌及卵巢癌的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主持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科技部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湖北省科技支撑项目1项,湖北省卫生厅重点项目1项,以及湖北省卫健委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武汉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等多项课题。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科技推广奖三等1项,武汉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科技论文200余篇,其中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9.497分。主编妇科肿瘤专著10余部,参与指南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及腹腔热灌注化疗等常见妇科肿瘤指南的撰写。

研究方向:

1.利用临床样本,运用大数据及基因组学技术,开展遗传性卵巢癌的风险评估、干预及阻断技术的研发及临床转化研究,

2.宫颈癌免疫耐药及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

赵秋教授

赵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大内科和内科教研室主任、消化内科和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湖北省肠病临床研究中心和肠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微系统医疗器械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胆胰疾病及肠病中部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导师。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委员、中华消化内镜学会ERCP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分会委员、武汉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主委、湖北省消化内镜学会副主委、武汉市腔镜学会ERCP学组组长。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世界内镜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协会副会长、世界消化内镜组织胆胰学组委员、2020埃及消化道疾病年会荣誉主席和2020世界消化内镜大会中国区顾问等。并担任《医学参考报消化内镜学》副主编,《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胰腺病杂志》、《临床肝胆杂志》和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编委。主要从事肠道、胆胰疾病包括肿瘤的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国家基金委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武汉市科技局应用基础前沿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包括Gastroenterology,Endoscopy等消化领域顶级期刊。主编《胆胰疾病-现状与进展》和《消化疾病诊疗指南》。

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在消化内镜的应用研究;

2.消化道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

3.炎症性肠病相关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

李建国教授

李建国,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19年度杰出贡献专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创始人,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是国内最早从事重症医学专业并开展重症医学临床研究的重症医学专家之一。对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感染性休克、重症感染和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和心肺脑复苏等急危重症救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牵头组建了湖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并担任第一届、第二届主任委员。先后担任第三届、第四届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对湖北省乃至全国重症医学的发展有较大贡献。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3项,中华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20余篇。2014年至2019年作为副主编和执行主编参与编写《重症医学年鉴》,2015年作为主编编写了《ICU相关国际指南解读》,全方位解读重症医学领域的最新国际指南。

研究方向:

1.休克血流动力学治疗的大数据研究;

2.感染性病理生理机制与胆碱能抗炎通路。

曾宪涛研究团队

曾宪涛,湖北竹溪人,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人事处副处长、武汉大学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副主任、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医学新知》执行主编。兼任国家卫健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等8个国家二级学会的常务委员、2个学组的主任委员/组长,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2区)和Frontiers in Genetics(2区)的Guest Associate Editor,Frontiers in Oncology(2区)的Review Editor和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2区)的Editor,《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湖北医药学院学报》等刊物编委,《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和《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青年编委,Lancet、BMJ等60余本SCI刊物审稿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9项,个人经费近千万元,主编/译专著10部、参编规划教材5部,发表SCI论文100余篇(第一/通信作者>60篇),H指数21;起草行业标准4部,参与起草7部。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核心人员),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首届生物技术领域青年科学家“最具发展潜力奖”,省部级一、二、三等奖4项。

研究方向:

1.微生态与系统性疾病。围绕口腔微生物组和肠道微生物组,系统开展循证研究、临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

2.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及转化研究。围绕前列腺疾病、膀胱疾病系统性开展指南制定、临床研究、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子机制研究、诊治新策略及新技术研究。

3.循证与临床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创新。围绕传统循证医学研究方法、临床试验、真实世界数据、证据合成及评价、指南及标准的制定方法、智能化证据的整合及推荐开展研究。

三、薪资待遇

1.普通博士后年收入25万元以上,重点博士后年收入35万元以上,上不封顶。(年收入均为税前,不包括奖励)根据具体工作业绩,优秀者可以突破;

2.享受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3.享受职工同等的文章、专利、项目等各类科研奖励;

4.可申请国家级、省级、武汉大学自主科研基金以及中南医院联合基金项目;

5.可申请武汉大学博士后公寓;

6.其他待遇参照国家、省、市及武汉大学相关规定执行。

四、招聘要求

1.招收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化学、生物信息学、药学、转化医学、中西医结合等相关学科。有交叉学科或联合培养背景者可优先选聘。

2.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近三年取得博士学位人员或应聘当年应届博士毕业生(能按期获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岁,有优秀研究经历者可适当放宽博士毕业年限和年龄。

五、联系方式

方式一:应聘人员打开网址(https://www.znhospital.com/bsh/16808.jhtml)点击申请填写信息,同时将自荐信、本人简历(含学习与工作经历、论文与课题列表、研究计划等)及相关证明材料整理为一个PDF格式的申请材料发送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人事处电子邮箱:rsc67811772@163.com,邮件请注明“应聘×××导师博士后+姓名 ”。

方式二:应聘人员联系意向合作导师,与之沟通合作意向后,由合作导师向人事处推荐意向博士后人选,并递交申请材料。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博士后招聘官网:https://www.znhospital.com/rcz/index.jhtml(请点击左侧“博士后”一栏)

更多最新博士后导师招聘需求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人事处”

应聘时请将简历抄送一份到:chinayanjiusheng@126.com,邮件标题:应聘单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博士研究生招聘网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