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附:自然科学史所2013年招聘世界科技史与科技哲学方向研究人员公告 (New)   截止日期为2013年5月31日

附:自然科学史所2013年招聘“中国科学院农业史”研究人员公告 (New)   截止日期为2013年5月26日

附:自然科学史所2013年招聘中国近现代农业科技史博士后公告 (New)   截止日期为2013年6月6日

附:自然科学史所招聘科学传播项目博士后招聘公告 (New)   截止日期为2013年5月30日

 

发布日期:2013年05月08日研究所简介|About us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是中国唯一的多学科和综合性的科技史专门研究机构,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中国科技史的研究中心之一,李俨、仓孝和、严敦杰、席泽宗、陈美东、廖克、刘钝、廖育群先后担任过所长(或负责人),现任所长为张柏春研究员。

研究所风光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前身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由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创议成立于1957年,1975年扩建成为研究所。目前研究所设有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室(含中国传统科技文明研究中心)、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含中国科学院院史研究室)、西方科技史研究室三个研究室,以及中国科学院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科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古天文联合研究中心、中外科技发展比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主办《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和《科学文化评论》三个刊物。另设1个专业图书馆。2012年底在职职工120人。研究员中有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3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要从事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历史和规律,科技与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之关系,以及相关的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内少数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功能的研究实体之一。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认的“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学位授予点,在国内从事科学技术史及相关学科研究的机构中具有公认的核心地位,在国际科学史界有较大的影响。

研究所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在未来的五至十年,将逐步实现研究重点从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史向中外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的转移;借鉴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理论和成果,拓展研究领域和视野,开展基于科学技术史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与文化、科学技术哲学、科技政策和科技战略研究等交叉科学研究,重视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取向的科技史研究;并充分关注当代科学和技术发展所引起的社会文化问题,弥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鸿沟,致力于与科技文明相适应的现代文化的建设,为中华文明的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自成立以来迄今共发表学术论文约38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00余部,*获得近20项国家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多项部委科技成果奖以及中国图书奖。近年来的突出成果包括编撰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10卷50分册)、《中国文化通志 · 科技典》(10卷)和《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与《中国近现代技术史》等,以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天文断代研究,对世界著名实验室的研究,对近百年来科学与技术发展历程和创新规律的研究,关于印刷术起源和传播的研究,参与制作《龙腾》大型系列片等。已经完成的重大课题有《中国天文学史大系》、《中国物理学史大系》、“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中国传统技术综合研究》(2系列共30余卷)、《中国科学技术史》(30卷)等。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科学技术史专业图书馆。现有藏书十四万余册,其中线装古籍三千八百余种,近两万五千册;西文、日文、俄文书二万五千余册;中文期刊一千二百余种合订本八千余册;西文、日文、俄文期刊八百余种,合订本近八千八百册。馆内所藏的中国古籍中,包括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续修四库全书》;《四库未收辑刊》;《古今图书集成》;经、史、天、算、医和方志等方面的善本珍本多种。馆藏书专业性强,门类全,学科多,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瞩目。

1980年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以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为挂靠单位,先后主办过数十次国际和国内的综合或分学科科技史学术会议。大型国际会议-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的组织工作即由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共同承担。该所有人担任国际科学史学会副主席、国际东亚科学技术医学史学会主席等职,对团结国内科技史界力量,加强同国际科技史界的联合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英国已故李约瑟博士、日本薮内清教授、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内的8名外国科学史家先后被该所聘为名誉教授。

自1978年以来,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独立或与海外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近100人,硕士研究生百余人,接受海外进修生和青年访问学者数十名。现该所设有:科学技术史和科学技术哲学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同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不断进行科技史方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先后与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所、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柏林工大、爱尔朗根大学、图宾根大学、意大利研究理事会、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法国远东学院、韩国建国大学、俄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日本国宝联盟、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葡萄牙科技部等国外机构均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进行双边的人员互访和图书资料交换。

在实施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计划中,研究所将发挥多学科、综合性科技史研究的总体优势,在保持和发扬在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的同时,通过“创新三期工程”建设,积极介入国家组织的重大科学和文化工程,继续扩大其在国际科技史界的影响,强化其在国内学术共同体中的核心地位。在未来五至十年内,把研究所建设成国家科学思想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国家水平的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心和世界知名的科学技术史研究机构。 

注:投递简历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研究生招聘网 http://www.100zp.com

Copyright©chinaedunet.or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研究生招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