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所院)是中国医学科学院下属的医学科研院所,也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教学主体单位之一。所院以学科建设为基础,重视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现承担着科研和教学两大任务。
所院持续围绕国家卫生与健康领域重大需求,聚焦核心方向并承担重大任务,在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罕见遗传病研究与诊断、发育生物学与生殖生物学、天然免疫调控、脑科学与神经科学、国民健康调查与国人生理参数、纳米技术与材料标准制定、细胞与药物的临床转化研究等领域深耕不辍,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借助“十四五”科技体系优化布局和空间提升的良好契机,以建成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前沿阵地”和国际一流医学教育创新的“主引擎”为发展目标,巩固开拓优势学科领域、构筑可堪承担国家使命重任的卫生健康科技战略力量。所院求贤若渴,诚邀优秀英才的加入!
一、应聘人员基本条件
(一)招聘对象
1.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不含学生集体户)的社会人员。
2.符合北京市落户政策,且于2025年7月30日前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有以下情形之一者:曾受过刑事处罚、党纪政务处分,被开除党籍、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在国家法定考试、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人员,不得报名。报名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聘岗位。
(二)报名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3.具有招聘岗位所要求的专业、工作技能以及良好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4.具有良好道德品行,做事认真细致,热爱卫生事业。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较好的文字功底,能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
5.具有与工作要求相适应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二、招聘岗位及要求
招聘岗位及要求详见《2025年公开招聘社会人员岗位信息表》(附件)。
注:本人最高学历对应专业需符合专业要求。岗位所列专业代码参考教育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颁布)以及研招网最新信息。对于所学专业接近但不在上述参考目录中的,应聘人员可与我单位联系,确认报名资格。
三、招聘程序
(一)网上报名
请于2025年2月28日前登录所院人才招聘网站报名,网址:https://job.pumc.edu.cn/job/jcs/#/。注册时选择“社会人员”,按要求填报个人信息并于“附件上传”处上传以下证明材料:
1.个人简历,请以“报名岗位+意向部门+姓名 ”命名;
2.身份证复印件(需正反面);
3.户口本本人页及首页;
4.高等院校教育各阶段学历学位证书、博士后证书或设站单位出具的博士后在站证明;
5.任职文件或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证书。
(二)资格审查
根据招聘条件和岗位要求,对报名人员的基本信息、报考资格等进行资格审查。未入围者不再通知。
(三)组织考试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通过资格审查人员进行笔试,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按照1:3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员。比例不足1:3的,经所院研究决定是否取消该岗位招聘或减少该岗位招聘人数或按照实际应聘人数参加面试。笔试成绩不足60分的不列入面试人选。按照笔试成绩占30%、面试成绩占70%的比例计算应聘人员的综合成绩。面试合格分数线为60分。考核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四)体检考察
根据考试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等额确定体检与考察人员。未入围人员不再另行通知。如放弃资格或体检、考察不合格,按考试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递补。
(五)公示聘用
根据综合成绩、体检、考察情况,经所院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拟聘人员名单,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按规定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四、注意事项
(一)应聘者需对个人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不得弄虚作假。如与事实不符,所院有权取消其考试和录用资格。
(二)未尽事宜请咨询所院人力资源处。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10-65253122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2025年1月14日
附件: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2025年公开招聘社会人员岗位信息表
岗位编号 |
招聘岗位 |
招聘人数 |
任职岗位要求 |
专业要求 |
部门简介 |
岗位职责 |
其他要求 |
101 |
研究岗 |
16人 |
1、博士学位。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 2、应聘人员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岁(1985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具有副高级职称可放宽至45岁(1980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具有正高级职称可放宽至50岁(1975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3、具有良好的英文文献读解、英文写作及口头交流能力。 4、立志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治学态度严谨,诚实守信,科研思维活跃,工作细致踏实,认真负责,具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
0710生物学、 1001基础医学、 1002临床医学、 1007药学、 0703化学、 0831生物医学工程、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905畜牧学、 0714统计学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陈厚早课题组 课题组网站链接: https://www.pumc.edu.cn//rcjs/szdw/zpcpjs/zpfjs/0f7d312b9afb4bfaa92ef028427beed8.htm |
1.协助课题组长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对研究生课题进行具体指导,协助培养研究生。 2.协助课题组长完成课题的申请,并且能够独立承担课题任务,独立申请经费。 |
1.具有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或者基础医学相关专业研究背景。 2.具备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实验技术,发表过较高水平研究论文者优先考虑。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陈阳课题组 课题组网站链接: http://sbm.pumc.edu.cn/article/15578 |
1.作为Co-PI开展人工智能相关科研工作。 2.协助指导博士和硕士生开展研究课题。 3.协助课题组科研项目申报与运行管理。 |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致力于从事多学科交叉研究。 2.获得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化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张勇课题组 课题组网站链接 http://sbm.pumc.edu.cn/article/11512 |
1.能够协助课题组长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对研究生课题进行具体指导,协助培养研究生。 2.能够协助课题组长完成课题的申请,并且能够独立承担课题任务,独立申请经费。 |
1.具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相关专业研究背景。 2.具备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实验技术,发表过较高水平的论文者优先考虑。 |
|||||
免疫学系 曹雪涛课题组 课题组网站链接:http://sbm.pumc.edu.cn/article/11539 |
1.协助课题组长完成各类科研项目的申请和执行,参与项目计划、实施和管理。 2.独立申请科研经费并完成科研项目。 3.协助课题组人才培养工作,为研究生提供多方面的实验指导。 4.参与学术交流、国内外合作等。 |
1.具有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生物医学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2.熟悉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或细胞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前沿进展,熟练掌握相应学科的核心技术,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善于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过专业内有影响力的论文者优先考虑,能独立开展课题组研究方向相关的实验工作,具备独立或参与科研项目申请的能力。 |
|||||
免疫学系 黄波课题组 课题组网站链接: http://www.huangbolab.cn/ |
1.协助课题组长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对研究生课题进行具体指导,协助培养研究生。 2.协助课题组长完成课题的申请,并且能够独立承担课题任务,独立申请经费。 |
1.具有生物学或基础医学相关专业研究背景。 2.具有肿瘤免疫、肿瘤代谢、脂肪肝、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相关研究经验。 3.以第一作者发表过较高水平研究论文者优先考虑,具备独立开展科研研究的能力。 |
|||||
免疫学系 姜明红课题组 课题组网站链接: https://pumc.teacher.360eol.com/teacherBasic/preview?teacherType=&teacherId=5847 |
1.能够协助课题组长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对研究生课题进行具体指导,协助培养研究生。 2.能够协助课题组长完成课题的申请,并且能够独立承担课题任务,独立申请经费。 |
1.具有生物或医学相关专业研究背景。 2.具备免疫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实验技术,发表过较高水平的论文者优先考虑。 |
|||||
免疫学系 刘洋课题组 课题组网站链接: http://sbm.pumc.edu.cn/article/18052 |
1.能够协助课题组长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对研究生课题进行具体指导,协助培养研究生。 2.能够协助课题组长完成课题的申请、实施和管理,并且能够独立承担课题任务,独立申请经费。 |
1.具有免疫学、生物学、药学或生物信息学相关专业研究背景。 2.具备免疫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实验技术,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较高水平论文者优先考虑。 3.能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具有独立或参与科研项目申请及实施的经验。 |
|||||
药理学系 刘玉英课题组 课题组网站链接 http://sbm.pumc.edu.cn/article/17634 |
1.能够协助课题组长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对研究生课题进行具体指导,协助培养研究生。 2.能够协助课题组长完成课题的申请,并且能够独立承担课题任务,独立申请经费。 |
1.具有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或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研究背景。 2、具备肿瘤免疫、力学或者生物信息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实验技术,发表过高水平的论文者优先考虑。 |
|||||
药理学系 王琳课题组 课题组网站链接 https://www.sklmmb.cn/article/594 |
1.能够协助课题组长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对研究生课题进行具体指导,协助培养研究生。 2.能够协助课题组长完成课题的申请,并且能够独立承担课题任务,独立申请经费。 |
1.具有生物学、基础医学、化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专业研究背景及基本理论,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实验技术。 2.发表过较高水平的论文者优先考虑,有志于应用多组学技术(代谢组、蛋白质组、转录组等)开展科学研究。 |
|||||
医学遗传学系 王冬来课题组 课题组网站链接 http://sbm.pumc.edu.cn/article/12771 |
独立承担课题任务,协助课题组长进行实验室管理和研究生培养。 |
1.具有生物学、基础医学或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专业研究背景。 2.以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研究性论文者优先考虑。 3.对基础医学研究充满热情,身心健康,可长期稳定工作。 |
|||||
医学遗传学系 张学课题组 课题组网站链接 http://sbm.pumc.edu.cn/article/11531 |
1.协助课题组长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对研究生课题进行具体指导,协助培养研究生。 2.协助课题组长完成课题的申请,并且能够独立承担课题任务,独立申请经费。 |
1.获得生物医学工程等生物信息学相关专业背景。 2.具备生物医学工程等生物信息学基本理论知和分析生物大数据经验,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者优先考虑。 |
|||||
生理学系 王辰课题组 课题组网站链接 http://sbm.pumc.edu.cn/article/14015 |
1.协助课题组长完成各类科研项目,参与项目计划、实施和管理,参与课题中的数据分析工作。 2.相对独立的完成科研项目,可独立申请科研经费。 3.协助负责为研究生提供多方面的实验指导。 4.参与学术交流、国内外合作等。 |
1.具有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或生物学类等相关专业研究背景。 2.熟悉多组学生物信息学分析,或熟练掌握细胞、生化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实验技术,发表过较高水平研究论文者优先考虑。 3.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善于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有呼吸系统疾病相关领域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
|||||
细胞生物学系 杜文静课题组 课题组网站链接: http://sbm.pumc.edu.cn/article/11496 |
1.协助课题组长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对研究生课题进行具体指导,协助培养研究生。 2.协助课题组长完成课题的申请,并且能够独立承担课题任务,独立申请经费。 |
1.具有肿瘤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相关专业研究背景,代谢相关专业背景优先考虑考虑。 2、发表过较高水平的论文者优先考虑。 |
|||||
生物医学工程学系 龙尔平课题组 课题组网站链接: 中文网站:http://sbm.pumc.edu.cn/article/17343 英文网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erping-long-lab/ |
1.能够协助指导研究生和课题申请。 2.能够独立申请经费、承担课题任务。 |
1.具有生物信息学、统计学、临床/基础医学、遗传学、数据科学等相关学科背景。具备基因组学/单细胞组学研究经历,或机器学习/大数据挖掘分析经验者优先考虑。 2.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高水平论文者优先考虑。 |
|||||
生物医学工程学系 何梦崎课题组 课题组网站链接: http://sbm.pumc.edu.cn/article/18050 |
1.能够协助课题组长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对研究生课题进行具体指导,协助培养研究生。 2.能够协助课题组长完成课题的申请,并且能够独立承担课题任务,独立申请经费。 |
1.具有化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专业研究背景。 2.具备化学、药学、基础医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实验技术,发表过较高水平的论文者优先考虑。 |
|||||
201 |
技术岗 |
1人 |
1、博士研究生学历。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 2、截至报名截止时间,应聘人员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岁(1985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3、具有良好的英文文献读解、英文写作及口头交流能力。 |
0710生物学、 1001基础医学、 1007药学、 0831生物医学工程 |
呼吸共病全重室 呼吸和共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主要针对我国呼吸健康照护领域科技问题,围绕现有呼吸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康复中的难点、痛点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利用长期积累的大规模社区人群和专病队列,以应用人源生物样本开展的实验研究为主导,结合细胞、类器官、动物实验研究,探索重大呼吸疾病关键、共性机制领域的新原理,筛选、验证干预靶标;并以基础研究产生的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呼吸健康领域创新技术、药械研发转化,助力医药产业技术革新,支持呼吸疾病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
1.能够协助呼吸和共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的管理和培训工作。 2.能够协助呼吸和共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运行、项目申报结题、人财物管理、学术会议组织、对外联络宣传、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 3.开展呼吸疾病和共病相关的研究工作,能够结合呼吸和共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对研究生进行具体指导,协助培养研究生。 |
1.具有生物学、基础医学和药学等相关专业研究背景。 2.具备生物学、基础医学和药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实验技术,发表过较高水平的论文者优先考虑。 |
202 |
技术岗 |
1人 |
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 2、截至报名截止时间,应聘人员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岁(1990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具有中级职称者可放宽至40岁(1985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3、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具有良好的英文文献读解、英文写作及口头交流能力。 |
0710生物学、 1001基础医学、 0831生物医学工程、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重大疾病共性机制研究全国重点实验室 网站链接:www.sklcmrmd.cn |
1.负责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的管理、使用、功能开发。刻苦钻研相关仪器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拓展知识面,根据工作需要协助研究人员迅速新建或完善研究体系,为重点室科研提供支持保障。 2.收集,整理相关科研数据;协助平台老师为课题组科研提供支撑;配合完成相关课题的调研、立项、申报资料的编写; 3.日常科研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做到信息的上传下达; 4.协助实验室其他日常建设、运行工作; 5.协调组织有助于提高研究所地位和声誉的其他活动如学术交流、内外合作、教育培训、科普宣传、公益事业等。 6.领导安排的其他任务。 |
1.具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者优先考虑; 2.掌握生物信息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愿意在公共仪器平台从事大型仪器管理、培训,以及相关咨询工作; 3.善于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4.治学态度严谨,诚实守信,工作细致踏实,具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大型仪器管理经验者优先考虑。 |
应聘时请将简历抄送一份到:chinayanjiusheng@126.com,邮件标题:应聘单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博士研究生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