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所简介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http://www.iet.cas.cn)为中国科学院直属战略高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能源、动力及与之相关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其前身系三元流动理论创始人吴仲华先生1956年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1980年正式建所。
研究所定位为:围绕工程热物理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着力突破IGCC/联产、循环流化床、轻型动力、分布式功能与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核心技术,创建并实现先进能源动力系统,为国家能源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思想、创新技术和创新人才。
在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期间,研究所将聚焦于IGCC/联产系统及关键技术、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先进轻型动力技术的重点突破,并在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系统、新型燃气轮机关键技术、风能利用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大规模空气储能技术五个方向上开展前沿研究。
研究所现设七个实验室(行政单元),共有各类职工和研究生近600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千人计划”3人(含“青年千人”),“百人计划”8人,院高级技术支撑人才2人,高级职称者108人。研究所具有国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一级学科博士与硕士学位、“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国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因科研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科研岗位(见附表)人员,诚挚期盼广大海内外科技工作者加入,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研究所,创造辉煌未来。
二、应聘方式
注:简历首页请注明拟应聘的岗位及其编号(岗位需求见附表)。
三、岗位需求
序号
|
岗位名称
|
岗位职责
|
专业方向
|
其他要求
|
1
|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气动设计与研究
|
压气机气动设计及流场数值分析;压气机试验平台建设与试验;压气机流动控制机理研究
|
飞行器动力工程、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
|
博士,35岁以下
|
2
|
航空发动机涡轮气动设计与研究
|
涡轮气动优化设计;涡轮流场数值分析;涡轮气膜冷却及内部冷却机理研究;涡轮试验平台建设及传热特性试验
|
飞行器动力工程、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传热学
|
博士,35岁以下
|
3
|
空气压缩机设计与研究
|
压缩机气动设计及流场数值分析;压缩机结构设计;压缩机实验平台建设与试验
|
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
|
博士,40岁以下
|
4
|
叶轮机械三维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
叶轮机械三维数值计算程序编制;跨音流动先进数值算法开发;LES及DES方法的应用与发展
|
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计算流体力学
|
博士,35岁以下
|
5
|
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与分析
|
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发动机转子动力学特性分析与试验;高速叶轮机械强度分析
|
航空发动机结构力学、转子动力学
|
博士,40岁以下
|
6
|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发
|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发动机试车
|
航空发动机或燃气轮机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40岁以下,具有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和软硬件编程能力
|
7
|
航空发动机附件系统研发
|
航空发动机成附件设计研发;发动机试车调试
|
航空发动机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40岁以下,具有CAD/CAE造型设计能力
|
8
|
风电叶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CFD数值模拟软件开发;高精度数值算法研究
|
风电相关专业
|
博士,具有风电叶片数值模拟经验
|
9
|
风电叶片设计
|
5MW以上大型风电叶片设计及开发
|
风电相关专业
|
博士,有MW级风电叶片设计经验,可独立开展叶片设计与研发工作
|
10
|
风电叶片复合材料结构研究
|
风电叶片的结构设计;叶片力学特性评估与研究
|
结构力学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具有大型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经验,可独立开展风电叶片结构设计及研发工作
|
11
|
分布式供能技术研究
|
分布式系统中能量转换梯级利用和节能技术研究;分布式总能系统集成原理与应用研究
|
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
硕士以上
|
12
|
太阳能利用研究
|
多能源互补梯级利用高效太阳能转化应用研究;热互补与热化学方法与技术研究
|
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
硕士以上
|
13
|
科研助理
|
课题组项目管理;项目的各阶段材料准备、处理;有关会议相关工作;项目的所内外人员的联系等
|
工科专业
|
本科以上应届生,北京市常住户口
|
14
|
透平研发设计
|
透平设计开发;透平性能计算及分析;透平内流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
叶轮机械、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及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40岁以下,英语6级,能熟练使用CFD商业软件进行气动特性分析,开展过相关实验工作。
|
15
|
透平测试
|
透平系统测试方案开发;测试设备设计开发;透平系统测试及性能分析;实验室测试设备管理及维护
|
叶轮机械、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及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40岁以下,熟练掌握透平实验测试方法,掌握基本的测量及电气控制技术,具有较好团队合作精神、较强动手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
16
|
储能系统总体研发
|
储能系统数值模拟;储能系统试验平台建设、调试;储能系统工程方案设计;储能系统成套设计;储能、电力系统耦合技术研究;新型储能与节能系统开拓研究
|
能源动力及相关专业
|
博士,40岁以下,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至少掌握一种能源动力系统模拟软件或能自主编程,具有燃气轮机、火电机组等动力系统设计经验,有创新能力。
|
17
|
储能系统工程技术人员
|
试验台日常运行维护;试验测控系统开发维护;现场调试与记录;解决试验工艺及装置问题
|
工程热物理、机电一体化及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40岁以下,熟练掌握Kingview、Labview等测控软件,具备化工能源设备测量和控制系统开发、运行维护经验,能独立工作。
|
18
|
压缩机设计开发
|
活塞或离心压缩机系统设计开发;压缩机工作过程和系统性能分析;压缩机节能技术研究
|
能源动力、流体机械及化工机械等相关专业
|
博士,40岁以下,具备活塞或离心压缩机设计经验;熟练掌握CFD软件进行气动特性分析。
|
19
|
压缩机测试
|
压缩机系统测试方案开发;测试设备设计开发;压缩机系统测试及性能分析;实验室测试设备管理及维护
|
能源动力、流体机械及化工机械等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40岁以下,掌握压缩机实验测试方法,掌握基本测量及电气控制技术,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经验丰富者可放宽学历要求。
|
20
|
蓄冷/蓄热研发
|
热能储存装置及换热器的设计及试验;流场及温度场数值分析
|
能源动力及工程热物理、传热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40岁以下,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熟练掌握三维建模和CFD仿真软件,熟悉热工测量者优先。
|
21
|
新型储能系统研发(千/百人计划)
|
开发新型大规模储能系统,提高储能系统效率及实用性
|
大规模储能技术相关专业
|
熟悉各种类型储能系统,满足国家青年千人或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标准
|
22
|
煤气化技术研发
|
煤气化新工艺研发及试验研究;煤气化系统设计;煤转化新工艺开发与技术示范
|
化学工程、热能工程
|
硕士及以上,英语6级,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和工艺计算能力,硕士需三年以上煤气化工作经验
|
23
|
固体燃料燃烧技术研发
|
煤及煤的衍生物等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包括小试、中试及技术示范
|
热能工程
|
博士,英语6级,具有相关研究经历
|
24
|
污泥处置技术研发
|
循环流化床污泥干化焚烧处置技术试验研究
|
热能工程
|
博士,英语6级,具有燃烧技术研发背景
|
25
|
富氧燃烧技术研发
|
富氧燃烧试验研究与技术研发,包括小试、中试与技术示范
|
热能工程
|
博士,英语6级,具有3年以上富氧燃烧试验研究背景
|
26
|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技术研发
|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研发
|
热能工程
|
博士,英语6级,具有锅炉技术研发背景
|
27
|
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
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
热能工程、化学工程、流体力学
|
博士,英语6级,具有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背景,同时具有试验研究背景者优先
|
28
|
燃烧污染物减排技术研发
|
SO2、NOx等燃烧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试验研究与技术开发
|
热能工程、环境工程
|
博士,英语6级,具有相关试验研究背景
|
29
|
高效洁净燃料燃烧及转化技术研发
|
固体燃料的燃烧/热解/气化试验研究与技术开发
|
热能工程、化学工程
|
博士,英语6级,具有相关试验研究背景
|
30
|
分析测试仪器操作与维护
|
负责分析测试仪器的使用与维护;负责燃料转化和废弃物无害化焚烧排放测试、分析测试
|
化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
|
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对常用热工分析仪器有所了解,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适应短期外地工程现场出差,北京市常住户口
|
31
|
试验技术支撑
|
参与试验设施及试验场所的日常维护及管理;协助试验研究;参与新建试验平台的建设、调试等
|
机械、热能、动力、机电等相关专业
|
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强,熟练掌握Auto CAD二维和三维制图,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适应北京和廊坊两地工作,北京市常住户口
|
32
|
煤炭/生物质清洁高效转化技术研究(千人/百人计划)
|
开展煤、生物质(广义)等含碳能源热解、气化、制氢、制SNG、二氧化碳捕集的研究与技术开发
|
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相关专业
|
满足国家青年千人或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标准
|
33
|
气化装置调试与试验
|
组织实施气化炉调试与试验运行;解决气化中试系统中工艺及装置问题;获得试验和测试数据
|
化工机械、化学工程、热能工程等相关专业
|
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
|
34
|
仪表与控制
|
开发、维护气化和燃气轮机试验设施及相关工程的仪表与控制系统
|
热工测量、自动化
|
学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
|
35
|
气化工艺/设备研发
|
气化的工艺研究,装置设计,关键设备研发;主动创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
化学工程与技术、工程热物理等相关专业
|
学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
|
36
|
气固流动研究
|
气固流动实验研究、模拟及测试,包括气力输送
|
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有流化床、气流床设计、实验研究经验者优先
|
37
|
固体燃料清洁转化技术研究
|
开展煤、生物质(包括废弃物)等含碳能源热解、气化、制氢、制SNG、二氧化碳捕集的研究与技术开发
|
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科研能力
|
38
|
燃气轮机试验系统和设备研发
|
组建试验支撑团队;设计搭建燃气轮机部件(压气机、燃烧室、透平)及整机试验系统;优化、改造及维护现有相关试验系统;研发燃气轮机相关试验设备;试制样机
|
工程热物理、叶轮机械、机电一体化相关专业
|
学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
|
39
|
燃气轮机燃烧室气动热力设计
|
燃烧室总体设计;热力平衡计算、性能估算、一维计算;燃烧室几何尺寸设计;燃烧室CFD计算和试验结果分析
|
工程热物理、叶轮机械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科研能力
|
40
|
燃烧、流动数值模拟
|
燃气轮机部件真实几何三维建模;CFD网格划分、计算、结果分析;优化设计
|
工程热物理、叶轮机械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科研能力
|
41
|
燃气轮机燃烧室结构强度设计
|
综合考虑材料和加工工艺进行燃烧室的结构设计;燃烧室的强度计算、校核
|
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科研能力
|
42
|
燃气轮机燃烧室试验件和样件试制
|
确定试验件、样件制造方案;配备必要加工设备;组建并带领相关团队;设计、试验加工工艺;试制样件
|
机械或机电一体化、叶轮机械相关专业
|
硕士,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科研能力
|
43
|
旋转机械转子动力学分析与强度校核
|
燃机转子的动力学分析;计算临界转速;调整转子动平衡;转子强度计算和校核
|
工程热物理、叶轮机械、力学及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科研能力
|
44
|
旋转机械气热设计与分析
|
压气机、透平的总体设计、子午面设计;一维计算,CFD计算分析。
|
工程热物理、叶轮机械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科研能力
|
45
|
分布式供能系统优化配置研究
|
分布式供能系统全工况优化配置方法研究;系统不确定分析与鲁棒性设计;系统动态模拟与仿真研究
|
工程热物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科研能力
|
46
|
IGCC动态仿真
|
IGCC单元过程及系统动态特性建模;IGCC系统动态特性分析;IGCC动态仿真平台
|
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自动控制等相关专业
|
博士,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能力
|
47
|
高效换热系统研发、设计
|
高效气-气、气-液换热器及热系统的研制、试验、设计;强化传热技术研发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符合岗位职责的相关科研能力
|
48
|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
煤热解、燃烧、气化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
化学、化工
|
博士,有相关研究经历,了解多相化学反应流模拟,熟练使用CHEMKIN和 FLUENT软件
|
49
|
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研发
|
发动机结构强度设计与开发
|
固体力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较强的结构强度设计能力,热爱航空事业
|
50
|
航空发动机试验台建设
|
发动机试验台设计、维护与运行管理
|
发动机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较强动手能力,能适应北京廊坊两地工作
|
51
|
强化传热与节能新技术
|
强化传热新技术与节能新技术
|
传热传质相关专业
|
博士
|
52
|
高效冷却与先进热管理技术
|
高效冷却与先进热管理技术
|
传热传质相关专业
|
博士,有液态金属流动传热研究工作经验者优先
|
- 工作地点:
- 中国-北京
- 专业方向: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机械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力学-流体力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电气工程、 力学-固体力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学历要求:
- 硕士、 本科、 博士
中国研究生招聘网http://www.100zp.com/为广大研究生人才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关注研究生生活。
特此开通研究生就业QQ29群:126087391 中国研究生招聘网微博http://weibo.com/yjszpw
- 职位类型:
- 全职
应聘时请将简历抄送一份到:chinayanjiusheng@126.com,邮件标题:应聘单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博士研究生招聘网